(資料圖)
2019年7月,科創板鳴鑼開市,中國資本市場步入“科創時代”,經過4年多的發展,科創板已經成為高新技術產業標桿性公司和潛力企業的上市首選地。不少科創板上市公司正處于快速成長期,隨著產業景氣度提升以及政策賦能,未來發展空間廣闊。去年11月上交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上證科創板成長指數,該指數以短、中期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增速為選股標準,突出成份股的成長能力,與科創50指數的定位形成互補。8月14日,跟蹤上證科創板成長指數的易方達科創成長50ETF(認購代碼:588023)正式開啟發售(8月16日至8月18日網上現金銷售),挖掘科創板中高成長板塊投資機會的優質工具又多了一項。科創板:“硬科技”公司聚集地,機構配置熱情高漲科創板已上市公司多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目前在半導體、新材料、新能源和創新藥等細分領域都形成了產業集群,覆蓋創新與安全兩大主線。創新帶來業績成長,安全帶來估值支撐,在新興產業成長和國產替代雙周期疊加背景下,科創板長期價值可期。
科創板憑借創新與安全雙重屬性,深受包括公募和北向資金在內的各路機構投資的青睞。根據今年二季報,公募基金重倉科創板市值將近2900億元,重倉倉位從2020年初的不到1%提升到9%;北向資金持有科創板市值也一路走高,截至2023年7月末北向資金持有科創板市值超600億元。
易方達科創成長50ETF(588023):立足科創,深挖成長易方達科創成長50ETF(588023)跟蹤上證科創板成長指數,該指數作為科創板指數體系中的首條策略指數,編制策略頗為講究,結合了“短期成長”和“長期成長”因子,從科創板上市公司中選取營收與凈利潤等業績指標增長率較高的50只上市公司作為成份股,可以說是一個反映科創板成長屬性的指數。
(1) 聚焦高成長行業科創成長指數可以更好的把握科技行業的上行周期和找到更高景氣度的方向。從行業布局上看,截至2023年7月底,指數前幾大行業分別為電力設備、電子、醫藥生物和國防軍工等。相對來說,科創板成長指數超配了新能源、軍工和醫藥等當期景氣度和業績更高的行業。
(2) 匯聚高成長成份股對于指數的成長性和成長潛力,可以從成份股的營業收入、凈利增速、研發費用和權重股特點等角度來考察。營收與凈利增速方面,科創成長指數成份股2022年營業收入平均同比增速為82%,凈利潤平均同比增速為78%;2023年一季度,指數成份股凈利潤和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達到149%、59%,同樣表現不俗。研發費用方面,2023年一季度,科創成長指數成份股研發投入金額達39.2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為4.8%,彰顯成長潛力。權重股方面,截至2023年7月底,指數前十大權重中既有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光伏設備領域頭部企業,也有芯源微、復旦微電等半導體行業領先公司,其權重合計占比約48%,平均市值約為418億元。
目前,上證科創板成長指數正處于配置性價比凸顯的階段。截至2023年7月底,上證科創板成長指數市凈率處于指數基日以來22.9%的歷史分位,為歷史較低水平;市銷率處于指數基日以來8.9%歷史分位,同樣位于歷史較低水平。關注科創板的投資者,不妨留意下正在發售的易方達科創成長50ETF(認購代碼:588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