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8月6日晚間,立華股份(300761.SZ )發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69.59億元,同比增長20.86%;但增收不增利,歸母凈利潤為-5.92億元,同比下降281.36%,虧損較上年同期進一步擴大。不過,公司今年第二季度的虧損額環比收窄。
公開資料顯示,立華股份為全國黃羽雞養殖規模化龍頭企業之一,主要業務為黃羽肉雞的養殖、屠宰和銷售,以及商品肉豬及肉鵝的養殖和銷售。
【資料圖】
分產品看,今年上半年,立華股份肉雞(含毛雞、屠宰品及熟制品)銷量達2.13億只,同比增長13.09%;銷售肉豬36.6萬頭,同比增長88.08%。營收方面,雞收入和豬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4.26%、110.84%至61.31億元、7.05億元。
從銷售規模來看,立華股份上半年處于擴張期。據悉,上半年,立華股份養雞產業穩步推進區域擴張戰略,公司于廣西省梧州市、重慶市涪陵區新設一體化養雞子公司,加碼華南、西南市場開發力度,繼續擴大市場份額。
不過,在營收擴大的背景下,立華股份盈利沒有跟上。對此,公司分析認為系隨著防控政策的放開,消費有所回暖,養殖戶補欄積極性明顯提升,短期供給增幅較大。然而,終端消費恢復不及預期,供需狀態失衡,上半年黃羽雞市場表現不佳,價格總體相對低迷。價格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商品雞銷售價格13.18元/公斤,同比下降2.24%。其中,6月毛雞銷售均價12.71元/公斤,環比下滑6.13%,同比變動下滑10.05%。豬業務板塊,雖然占比不高,但是豬價持續低迷,養豬板塊仍處于虧損。
此外,成本端的壓力也不小。數據顯示,立華股份上半年營業成本同比增長32.09%,高于營收增長幅度。立華股份解釋稱,成本的增長主要為報告期公司產量增加、成本增加所致。分板塊看,雞養殖業務營業成本同比上升22.22%,豬養殖業務營業成本同比上升197.25%。在此背景下,立華股份上半年雞養殖業務毛利率僅0.26%,上年同期減少6.5個百分點;豬養殖業務毛利率為-18.92%,同比下滑34.57%。
當前,肉雞和生豬行業處于供過于求、市場價格下跌的周期性階段,下半年供需關系及價格走勢等行情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業內預期進入三季度傳統旺季后,黃羽雞行情有望好轉。華創證券表示,隨著國內消費復蘇,黃雞市場供求關系有望改善,三季度黃雞行情或逐步回暖,黃雞企業盈利有望迎來改善。立華股份預計,進入三季度傳統旺季,暑期及節假日旅游消費可望增加,同時養殖端由于夏季高溫對出欄數量有所抑制,行情有望迎來好轉。
立華股份同日最新披露的7月銷售情況簡報顯示,今年7月份,肉雞(含毛雞、屠宰品及熟制品)銷量同比、環比均增長,銷售收入10.98億元,同比下滑11.31%,環比增長10.8%。其中毛雞銷售均價13.47元/公斤,同比下滑18.31%,環比上升5.98%。肉豬銷量、銷售收入同比、環比均增長,肉豬銷售均價同比、環比均下滑。
與財報一起發布的還有部分募投項目結項并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以及部分募投項目變更、延期的公告。公告顯示,立華股份2021年定增募投項目中,擬結項項目節余8569.51萬元,將全部用于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對于資金結余,立華股份解釋稱,公司對項目的各環節進行優化,節約了項目投資;同時在項目各個環節實施中加強對項目費用的控制、監督和管理,合理降低了項目整體投入金額。此外,尚未結項的揚州陽雪、濰坊陽雪、泰安陽雪和湘潭立華四個肉雞屠宰項目擬延期,洛陽立華種雞場項目則變更為揚州立華家禽育種項目。
鈦媒體APP注意到,補流背后,立華股份或存流動性風險。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僅短期借款一項有息債務便高達21.49億元,而同期公司貨幣資金為1.86億元,算上交易性金融資產12.54億元,二者合計14.4億元,難以覆蓋短期債務。(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夏峰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