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民政協網8月7日電 (記者 孫琳)8月5日上午,以“創新合作、綠色低碳,推動世界奶業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世界奶業大會開幕式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開幕式上,來自世界乳業10強企業、國內乳業20強企業、國際乳業產業鏈知名企業、行業協會的嘉賓和兩院院士、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商世界奶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大計。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利集團”)作為主要舉辦方之一,凝聚全球力量共建“世界乳業科技之都”。
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落成啟用儀式在開幕式上舉行
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在開幕式上表示,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特征更加明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產生的效應正在不斷深化。在這個重要節點上,召開世界奶業大會,意義重大。作為關系人類健康福祉的重要產業,奶業正在邁入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新變局、新挑戰,全球奶業要圍繞“合作、創新、數字化和綠色發展”,加快構建富有韌性的產業鏈,實現奶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奶業協會授予呼和浩特市“中國奶業育種之都”稱號,國際食品科學技術聯盟授予呼和浩特市“世界乳業科技之都”稱號。坐落于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的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也在開幕式上宣告落成啟用,理事單位伊利、君樂寶、三元,重要成員單位澳優、賽科星、西安銀橋以及蒙牛,參加了啟用儀式。事實上,伊利集團作為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重要的合作方和參與方,中心首個成員單位,從2019年開始攜手各方推動中心的各項建設工作。據了解,伊利開創了利益聯結機制,從技術、金融等多個方面給予合作伙伴支持。從2014年至今,伊利幫助合作牧場奶牛的日單產由21公斤增加到33.2公斤,平均每年降低養殖成本4億多元,“一升一降”幫助合作牧場增收近114億元,帶動全國560萬養殖戶和農牧民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同時,伊利通過成立“牧場合作伙伴發展學院”“供應商發展學院”“經銷商發展學院”,全方位幫助產業鏈合作伙伴成長。伊利還發展產業鏈金融,為合作伙伴提供資金支持。截至今年7月底,伊利為約12000戶產業鏈合作伙伴提供資金扶持,累計融資金額超1300億元,不斷強化產業鏈韌性,完善“從一棵草到一杯奶”的產業生態圈,助力產業共贏。
位于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的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落成啟用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開幕式上還宣讀了世界奶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呼和浩特倡議,進一步深化了行業共識。而伊利作為中國奶業綠色發展的先行者,到目前已連續13年開展企業內的全面碳盤查,建成行業數據最全的碳盤查數據庫;2012年實現碳達峰,并計劃在2050年前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此外,伊利積極構建零碳產業鏈,在上游建設“綠色智能牧場”,實現源頭減碳;在中游創新資源節約利用和循環利用技術,打造了5家零碳工廠;在下游研發推出5款零碳產品,引領低碳消費新風向。
站在中國奶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世界奶業大會為行業發展帶來了更多活力和希望。“我們期待通過奶業大會分享近年來奶業振興的創新實踐,分享奶業發展的經驗成就,為全球頂尖企業、專家學者搭建對話平臺,建立溝通合作機制,共同探索奶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未來,伊利奶業將繼續引領和推動全球奶產業鏈合作聯結,以科技創新提升產業鏈韌性,攜手更廣泛的全球奶業合作伙伴共建可持續發展生態圈,共同擘畫奶業高質量發展藍圖,全面推動打造‘世界乳業科技之都’,讓世界共享健康。”潘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