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雪、實習生鄒雨欣 武漢報道
日前,廣濟藥業(000952)發布公告稱,以自有資金1000萬元成立全資子公司湖北廣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目的是為了加快推進中藥、保健品業務落地,完善公司“原料藥+制劑+大健康”的產業布局,從而拓寬公司業務結構和發展空間,進一步增強綜合競爭力。
(相關資料圖)
據悉,當前廣濟藥業在中藥與保健品兩大領域的布局處在研發、謀劃階段。在保健品方面,2022年該公司年報顯示,公司投入保健品開發的研發費用約為108.5萬元,約占總研發費用的1.45%。此外,公司兩大保健品研發項目“保健食品復合維生素B族片工藝研究”“輔酶Q10軟膠囊工藝研究”皆已取得國產保健食品備案憑證。
在中藥方面,廣濟藥業則表示未來將與湖北省內知名大學和湖北省醫工院等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發揮公司生物發酵特色優勢,開發以“生物發酵技術”為核心的中藥特色品種。
值得注意的是,保健品產品結構多樣,包括膳食補充劑、快消品等多個系列,如何根據市場需求正確謀劃“拳頭產品”及構建高效的銷售渠道更考驗企業的銷售和運營能力。公司表示,目前正在基于不同的大健康產品線搭建專業運營和銷售渠道,補強短板,延伸品牌影響力。
在商業合作方面,該公司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將繼續加深與國控湖北合作,通過央地合作,拓展銷售渠道。2021年,公司便與國控湖北子公司國藥控股鑫燁簽訂了重大銷售合同,合同總金額達9.15億元,截至2022年,合同已履行金額3.22億元,當前仍有5.93億元銷售合同金額待履行。
當前,廣濟藥業的主營業務是維生素原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該公司以維生素B2和維生素B6為主的原料系列產品貢獻了66.70%的營收額,約為5.32億元。此前,公司還投資了2.53億元建設年產1000噸(1%)維生素B12綜合利用項目。
然而,廣濟藥業在年報中指出,隨著維生素產業的發展,每個維生素產品的主要生產商從2015年的3至5家發展至5至8家,行業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激烈,市場價格維持在低水平。同時,隨著全球原材料及能源價格持續上漲,整體工業化產品成本上升,加上國內外下游用戶規模化、集團化發展迅速,下游用戶話語權逐步提升,維生素的市場利潤空間大幅收窄。
而反觀中藥板塊與保健品行業,無論是盈利空間還是發展前景,似乎都被市場持續看好。2022年,中藥概念股平均毛利率為56.23%,高于廣濟藥業所處的化學制藥行業平均毛利率49.29%。千際投行則預測,未來保健品或將向必選消費品轉變,市場規模有望在2023年達到3282億元。
未來,除了開展新業務布局,廣濟藥業表示還將在原有業務上持續創新。在5月24日公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該公司透露,還將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推進生物發酵和化學合成等項目的研發。年報數據顯示,2020至2022年,公司的研發費用持續上漲,分別為0.39億元、0.52億元、0.6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