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想潛心做好光纖傳感器,卻收獲了一家上市公司。7月24日,光格科技登陸科創板上市。上市前夕,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姜明武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講述了其“但行創新、莫問應用”的創業故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創立光格科技時,團隊并沒有奔著某個下游應用領域而去,只是純粹認為,這種全新的傳感技術在未來很重要,有巨大作用。”談及結緣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姜明武笑著說,公司在最初的時候,也只是默默地潛心打磨技術,研發出產品才考慮市場應用,后來很幸運地趕上了電力監測等市場的爆發。
13年磨一劍,光格科技已經成為本土光纖傳感領域的佼佼者,其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光纖傳感網絡與資產數字化運維管理系統,已廣泛應用于電力電網、海上風電、綜合管廊、石油石化等國民經濟重要領域。
創業:只為技術瘋狂
很多人是看到了廣闊的市場前景才去創業,但姜明武不一樣,他當初只是想創新性地做好一項技術——光纖傳感器。
“當時沒有考慮過用在哪個領域,只是純粹認為,這種全新的傳感技術在未來很重要,有巨大作用。”回憶起13年前將光纖傳感器定位為公司發展方向的“前瞻眼光”,姜明武笑著說,當時他們注意到,相較傳統的電化學、機械類傳感器,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對監測實現了從點到面的升級,團隊非常看好這個新興的、有潛力的傳感技術。
作為一種新型傳感技術,光纖傳感器將光源的光經入射光纖送入調制區,光在調制區內與外界被測參數相互作用,使光的光學性質(如強度、波長、頻率、相位、偏振態等)發生變化而成為被調制的信號光,再經出射光纖送入光探測器、解調器而獲得被測參數,從而實現“感知”功能。由于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和精度、抗電磁干擾、高絕緣強度、耐腐蝕、能與數字通信系統兼容等優點,基于光纖傳感技術的資產監控系統可實現溫度、應力、聲波等物理量的量測,并安全有效地應用于各種惡劣環境中。
“所有跟光相關的電子元器件的研發難度都非常高。”姜明武介紹,經多年積累和發展,光格科技已自主掌握基于拉曼散射等各類光學特性的分布式光纖傳感核心技術,形成了分布式光纖溫度傳感器、分布式光纖溫度應變傳感器、分布式光纖聲波傳感器等一系列核心產品,是國內以分布式光纖傳感器為核心的資產數字化運維管理領域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回報:在六大領域起舞
執著的創新精神,讓市場看到一位“但行創新、莫問應用”的創新創業家和一家優秀的科創公司。
“公司產品的最早應用場景是火災探測。”姜明武向記者講述著產品的市場推廣,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對于火情的預警和監測,充分體現出高效率和高準確的優勢。之后,公司順著電纜這條線切入下游行業,逐步拓展了電力電網、海上風電、綜合管廊等領域,并向石油石化、城市智能交通、大型建筑等領域拓展,為更多行業客戶提供優良的資產監控運維管理系統。
除了光纖傳感器,光格科技還研發了邊緣計算網關、智能終端等一系列核心器件,構建了完整的資產數字化監控運維系統。
“除了行業應用外,公司還參與了眾多重點工程和創新項目。”姜明武介紹,公司參與的重大項目包括世界首個500kV交聯聚乙烯海纜項目——國家電網浙江舟山與大陸聯網工程;國家西電東送重大工程、國家首個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昆柳龍直流工程;國網北京電力公司冬奧會測試賽110kV線路保障工程等。
創新奮進不止步。姜明武直言,光格科技當前正在進行的研發項目包括智慧物聯網綜合監控與運維管理平臺、第二代智能巡檢機器人、高壓電纜局部放電在線監測系統V2版本,以及基于深度學習的通用目標識別平臺等8個項目。
未來:用光讓世界更美好
“上市是公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有助于增強公司的資金實力、品牌美譽度,公司將進入更快的發展階段。”姜明武坦言,科創板上市是公司發展的新起點。
此次IPO,光格科技募集資金6億元,用于分布式光纖傳感系統升級研發及量產項目、資產數字化運維平臺研發項目以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
“從技術角度看,分布式光纖傳感器還處于新興發展階段,公司必須加大研發投入,對產品進行持續、快速地迭代;從行業應用角度看,電網基建、城市管廊、油氣能源基建、海底纜線等行業持續投資下,資產數字化的后端運維市場正在快速增長,公司將加大拓展運維市場,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姜明武對募投項目充滿期待。
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市場正在快速成長。根據Frost&Sullivan的統計和預測,2021年,我國光纖傳感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到72.9億元,到2026年將達208.7億元。
談及未來,姜明武表示,公司將繼續專注于新一代光纖傳感網絡、邊緣計算網關、智能終端及相關資產監控運維軟件等領域的技術研發和升級迭代,還將充分利用大量案例的經驗和長期積累的運行數據,研發先進的算法和數據挖掘技術,進一步提升系統的智能化水平。
“光明誠正、格物致知。”姜明武說,這是光格科技的名字由來和企業文化。創業是一場長跑,將個人興趣與家國情懷結合在一起,這個過程才不會顯得那么辛苦,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后,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