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段官敬
近日,中央網信辦印發《網站平臺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工作規范》(以下簡稱《規范》)指出,網站平臺應當按照依法依規、分級分類、限期辦結的原則,快速準確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涉企網絡侵權信息是企業生產經營和持續發展的負面因素,更會擾亂正常和健康的市場經營環境。不得不說,《規范》出臺向涉企網絡侵權信息亮劍,對于提振企業和企業家發展預期信心、鞏固市場經濟法治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具有重要實踐意義。
信息時代,優化營商網絡環境重要性和價值日益凸顯。尤其對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來說,更需要綠色健康的營商網絡環境來支撐和保障,確保維護線上與線下良性循環的營商生態空間。諸如中傷誹謗、惡意造謠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在網絡“冪效應”傳播之下,給企業品牌和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更不利于構建公平公正、法治誠信、規范有效的市場環境。從這點來看,營商網絡環境是優化地方營商環境的重要“軟實力”,值得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加以重視、貫徹落實到位。
事實上,營商網絡環境是一個地方黨風政風和政治生態的折射。毋庸置疑,地方黨員領導干部尤其是黨政“一把手”若缺乏擔當,必然難以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更難以肩負起抓好營商網絡環境健康有序運行的主體責任。相反,地方政治生態向上向好,必定能規范管理網絡環境,確保與優化營商環境形成“掎角之勢”,把地方打造成吸引企業投資興業的“安樂窩”。相對來說,優化營商網絡環境風險隱患更隱蔽、任務責任更巨大,對一地市場環境帶來的影響更深遠和強烈,考驗各地領導者和管理者的駕馭復雜市場局面、領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能力。
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是一道經濟高質量發展“命題”。優化營商網絡環境對地方經濟穩定向好態勢、民生就業穩固發展、市場環境規范有序 、企業主體滿意度評價等具有關鍵性作用,最終目標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所謂,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規范》立足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這個“小切口”,凝聚企業等市場主體干事創業、抓好實業的智慧力量,充分托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窗口”的運行軌跡。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加固優化營商網絡環境“防火墻”,說一千道一萬,得把《規范》制度生命力轉化為促進優化營商網絡環境、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聚力牽住“關鍵少數”示范引領作用,突出壓實各級黨委和政府主體責任,形成黨委主導、市場主體、各方參與的營商網絡環境工作格局,切實筑牢營商網絡環境的基石基礎,為開創經濟發展更好春天注入責任保障和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