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新消費日報8月22日訊,8月22日,泡泡瑪特發布2023中期業績。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億元,同比增長%;歸屬公司股東凈利潤為億元,同比增長%;經調整凈利潤億元,同比增長%。同時,上半年泡泡瑪特毛利率達%,同比提升個百分點。
(資料圖)
其中,公司僅2023上半年凈利潤,就已持平并超越2022全年億元的凈利潤水平。
從運營區域來看,泡泡瑪特將發展主線分為國內和海外兩條。據財報披露營收數據計算,目前泡泡瑪特國內市場銷售占比%,海外業務占比為%。海外市場存在感逐漸增強。
在國內市場,上半年品牌新增注冊會員達萬人,累計會員數突破3000萬人,整體復購率達%。
上半年,品牌在國內新增門店19家,總門店數從2022年末的329家增長至340家,貢獻了超80%的線下營收。從分布上看新增門店主要集中于二線及其他城市,下沉趨勢明顯。財報還透露,因租約到期及其他原因,泡泡瑪特上半年關閉了8家門店。
與線下相比,國內線上銷售變動更為明顯。今年上半年,在自建多個直播間的加持下,泡泡瑪特在抖音平臺營收達到了億元,同比增長569%。然而在其他電商渠道營收增長明顯乏力。例如天貓旗艦店營收則為億元,同比下降%;在自營小程序上,品牌實現營收億元,同比下降%。
在海外市場(含港澳臺),泡泡瑪特營收達到了億元,同比增長%;實現經營利潤7889萬元人民幣,經營利潤率達到了%。這也是公司首次對外披露海外市場利潤。
據悉,泡泡瑪特海外門店已擴張至55家(含加盟店),機器人店143家(含加盟),首店布局拓展至法國、馬來西亞等地。上半年泡泡瑪特還積極借助跨境電商出海,品牌跨境電商站點數達28個。其中,Shopee貢獻最大,營收達1480萬元,同比增長%。
在賣貨的同時,泡泡瑪特還積極參加國外藝術展會、動漫展等,提升影響力。不過為鞏固海外消費市場,泡泡瑪特海外仍有超1/3的銷量來自于批發及其他渠道,僅%的毛利率水平對海外市場毛利拖累較為明顯。
回歸潮玩產品本身,不論是經典IP還是新銳IP,上半年泡泡瑪特旗下多個產品銷量均增長迅速。其中,SKULLPANDA、MOLLY和DIMOO分別實現收入億元、億元、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和%。由公司內部專業設計師推出的新IP“小野”也在上半年取得了億元收入,同比增長%。
新老IP產品的穩定出貨,使得泡泡瑪特內部經營數據持續好轉。截至上半年,泡泡瑪特庫存月億元,環比2022年末下降%,同比2022上半年下井%。產品周轉天數也從2022年末的156天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32天。
但對于消費者和投資人來說,最受矚目的還是泡泡瑪特新的業務布局。
近期,泡泡瑪特宣布公司首個城市樂園將于9月開業。該城市樂園為沉浸式IP主題樂園,占地約4萬平方米,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朝陽公園內。據介紹,在樂園內泡泡瑪特將為IP創造部分輕內容體驗。
泡泡瑪特城市樂園總經理胡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樂園將按照空間分為四大核心區域:泡泡街、森林區、湖濱區和MOLLY的城堡。主要景點MOLLY城堡內除了潮玩收藏館、沉浸式互動裝置外,還提供限定衍生品零售、兩間主題餐廳及兒童樂園。
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瑪特還宣布了首款游戲《夢想家園》的新動態,未來有望將游戲和城市樂園相結合,起到輔助作用。
(文章來源: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