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貴州“村BA”火爆出圈后,當地文旅部門表示將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打造體育小鎮,完善配套設施;也有當地和外地的企業運營商、投資人,想開發“村BA”這個市場項目。
如果不是火爆出圈,臺盤村的“村BA”仍在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著,充滿著朝氣,充滿著歡快,不需要別人更多的掌聲,只需要當地村民積極的參與,沒有商業氣,沒有銅臭味,就是自娛自樂,就是健康快樂,就是完整、純潔的“農民的日子”。
然而,火爆網絡后,臺盤村的老一輩籃球人開始擔憂了,萬一比賽商業化了,專業化了,村民們反而沒辦法樂在其中了。因此,他們反對鄉村球賽收門票,他們希望“村BA”籃球始終是一個開放的運動項目,是一個可以分享、共享的運動。
顯然,這些老一輩籃球人的擔憂是對的,他們并不想通過籃球發財,也不可能通過籃球發財。一旦把“村BA”帶進商業化,起初或許能夠帶來一些商業利益,當地居民也能夠獲得一部分收益。但是,很快地,不僅商業利益會消失,曾經的歡快、祥和、幸福、朝氣,也會蕩然無存。“村BA”就是“村BA”,沒有那么大的商業價值,也不需要那么高大上,它就是農民們自娛自樂,農民們豐富文體生活的一種方式。任何文體生活,一旦被商業化所包圍,所有的快樂就都會慢慢消失,變成一股股的銅臭味。
這也意味著,當地文旅部門,也不要想借機打造什么體育小鎮,不要想引入什么資本,千萬別去破壞農民的情趣。真的想幫助農民,讓他們把“村BA”辦得更好,就要把這項運動留在村里、留給農民,不要收到政府手里。這種農民自發興起的活動,是經不起基層組織和企業的折騰的,折騰了,節奏就亂了,特別注入商業化的折騰,很快就會讓這深受當地群眾喜歡的運動消失。政府真的想幫助農民做好此項工作,可以進行一些推廣,把其他村也組織起來,但主角還是農民,而不是什么文旅集團,更不是外地投資人。
當然,當地政府也有一些其他事可做,譬如把場地設施建設完善一下,把交通設施建設一下,到節日時組織更大范圍的比賽等,但是,基本的節奏不能變,農民自發的節奏不能變,農民自娛自樂的節奏不能變。切不可“收”歸官方來做,一旦“村BA”變成官方的,那么,也就離結束不遠了。不是官方水平不行,而是官方容易被功利行為所左右,會被具體人的私心所左右。目前的“村BA”,都是農民的自發行為,沒有功利性。只有拋棄功利性,才能把“村BA”好好地辦下去。“村BA”只屬于朝氣、歡快、健康、純潔,其他的,不需要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