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畢業于陜西工運學院養老服務與管理系的張雯,當家人與朋友都在問是什么讓她在這個崗位堅持下來,她的回答很簡單:跟爺爺奶奶在一起,我很快樂。在工作后,接觸的都是認知癥的長者居多。記著王爺爺剛來機構不習慣,白天情緒很好,說這里的飯菜很好吃,護理人員對待他很熱情,一到晚上就鬧著要回自己的家,對于這種情況,她就耐心的哄著王爺爺,她給王爺爺說外面下雨了,咱又沒開車沒帶傘,這還有干凈的床,明天雨停了,我就送你回家。王爺爺同意了,睡醒后他也忘記了要回家的事。慢慢的時間長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王爺爺把她認成了兒媳婦,有問題了就來找她,不想鍛煉了她過去一喊立馬就行動起來。他兒子現在想接回家住幾天,但王爺爺不愿意了,說這里很好,我已經習慣這的生活了。
對于不喜歡洗澡的長者,她會慢慢觀察長者需要的是什么,害怕他東西丟了?衣服被別人拿走了?衣服干不了?我前幾天剛洗過了我今天不用洗?其中肖爺爺就是害怕東西丟了,每次洗澡她都會說:“肖爺爺您把東西都交給我,我替您保管。”洗完澡后,小張會獎勵肖爺爺一盒牛奶。剛開始第一次不太相信,進去洗完澡后,小張真的給了一盒奶。第二次還是如此,每到洗澡的時候肖爺爺就會來找她。對于洗澡困難的肖爺爺是解決了問題。
對待老年癡呆癥長者,耐心最重要,掌握溝通技巧會使工作輕松許多,但要強調的是,任何的方法和技巧都要根據長者的具體情況而定。有效的溝通是起居照顧的第一步。有時工作會遇到長者想賴床的情況,長者又說不了話,怎么辦呢?她就會拿著加餐水果到床前,長者看到后,立馬用手示意讓她幫忙穿衣起床。有爺爺拒絕鍛煉怎么辦呢?她就會跟爺爺溝通,說明鍛煉的好處,或者跟爺爺說,您看張爺爺就在鍛煉呢,您不是想比賽贏過他嗎,那咱就進行鍛煉,下次比賽的時候就能贏他了。爺爺聽后立馬就進行鍛煉了。
此類事情還有許多,你問她平時工作久了,不會感到乏味嗎?她說雖然也會有,但這想法也僅僅只是在腦海飄過的一瞬間,下一刻是滿血復活的狀態;那你問她為什么能堅持呢?她說我熱愛這份養老事業,就如同賦予了我崇高的使命,始終保持初心,牢記使命,堅持為長者而不懈努力,一步步實現著自己的夢想,書寫著對養老行業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