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先進復合材料技術與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空間增材制造聯合實驗室,大飛機創新原聯合實驗室……
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市六合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航空航天產學研創新融合發展大會暨南航國際創新港推進會上,一批項目成功簽約,這也標志著六合區產業科技創新港按下了“加速鍵”。
航空航天產學研創新融合發展大會暨南航國際創新港推進會現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率先建設產業科技創新港
為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南京市六合區在江蘇率先提出建設產業科技創新港,重點圍繞實體經濟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抓創新,按照“四個一”(一個科研平臺,一個領軍人才,一批產業合作伙伴,一群雙創團隊同步引進、同步落地、共同發展)原則,以及“N+X” (“N”是重點打造N個高校院所的科研平臺集群、創新港總部,“X”是積極吸引多個國內外高校院所的單個科研平臺落地)模式推進建設,積極探索科技賦能、產業強區、特色發展之路。
六合科技創新港按照“一港兩片區”總體布局,重點以雄州街道和龍袍新城兩大板塊為支撐,通過導入知名高校的創新機構、高層次人才、產業化項目等多維度創新資源,打造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社會服務、人才引育‘四位一體’的創新高地,推動高端人才集聚化、研發載體規模化、產業項目集群化。
探索高校高質量開放發展新路徑
南航國際創新港位于六合區雄州新城板塊內,規劃建設面積1200畝,定位為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轉移基地、新型研發基地和校企合作平臺。創新港通過加速學校學科和研發布局優化,推動校內外優勢創新資源集聚整合,致力于探索高校高質量開放發展新路徑,以及產學研深度融合新范式,力爭將國際創新港打造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空天科技、智能制造、能源動力等標志性技術創新策源地。
目前,港內創新主體集聚、創新成果涌流,先后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署了共建創新港合作協議,已累計引入合作高校人才和產業化項目39個。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單忠德院士領銜的江蘇省先進復合材料技術與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實現了六合區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零的突破。南航瑞為新材料項目落地一年,已獲社會資本兩輪6000萬元融資,發展勢頭猛進。
建設航空航天產業研發和制造高地
當前,南京正錨定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目標,加快創建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平臺,大力實施產業強市行動,奮力爭當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建設南航國際創新港,不僅是校地融合、深化產學研合作的戰略性舉措,也與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的目標高度契合。
本次大會也標志著創新港的建設按下了加速鍵,未來合作方不僅將在創新高地打造上深化合作,積極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也將在校地企融合發展上深化合作,積極探索完善“大學+企業+園區”融合發展模式,貫通產學研用創新鏈條。此外,還將在創新型產業培育上深化合作,依托南航國際創新港這一重要平臺,加快重大產業項目導入和領軍企業培育,共同建設航空航天產業研發和制造高地。
通訊員 陸軒 錢磊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薛玲
校對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