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比亞迪(002594.SZ)在深圳坪山總部召開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來自全國各地的近150名股東前來參會。股東大會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回答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格局、出海、智能駕駛等股東們關心的問題。
汽車行業已進入淘汰賽
談及行業當前的價格戰,王傳福表示,汽車行業已進入淘汰賽,處于供大于求的階段。不競爭不會有繁榮,競爭才有優勝劣汰。未來3至5年,行業將發生大變革,對于企業而言,核心技術、好的戰略方向、快速決策機制是制勝關鍵。
【資料圖】
王傳福指出,企業制勝首先要有核心科技,新能源汽車變革是一場技術革命,有核心技術企業才能活下來,如果只是簡單拼裝,活下來的概率很小。其次,要有好的戰略方向,行業機遇窗口期只有3-5年,車型、技術路線選擇很重要。另外,汽車企業往往體量大,決策機制漫長,但新能源汽車市場就像戰場,革命到后期,有些車企會崩盤,這時候需要快速決策。
“比亞迪目前處于歷史最好時期。”王傳福直言,“比亞迪的規模化優勢、品牌優勢、技術優勢,將助力比亞迪在未來競爭中優于同行,比亞迪有信心在未來3-5年獲得更高市場份額。”
比亞迪目前已基本解決供需平衡問題
6月1日,比亞迪發布公告稱,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24.02萬輛,上年同期11.94萬輛,據此計算同比增長108.99%;本年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100.25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97.63%。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3年1-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為188.7萬輛,同比增長58.6%,占新能源汽車銷售總量的84.9%,高于上年同期8.4%。其中,比亞迪以34.3%的份額排在首位,緊隨其后的是特斯拉,市場份額為13.7%。
出海方面,比亞迪今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比亞迪海外銷量已經接近6.38萬輛。其中,元plus(ATTO 3)成為了比亞迪在海外最暢銷的車型,并連續在新加坡、以色列、新西蘭等國獲得銷量榜首。
就產能問題,王傳福表示,比亞迪從去年開始大力擴展各個地區產能,目前已基本解決供需平衡問題。目前公司產能,還有各個零部件產出,可以滿足未來市場需求。同時,公司已做好充分的準備,滿足未來海外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
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不只是自動駕駛
王傳福此前曾在公開場合談論自動駕駛,“是忽悠,是皇帝的新裝,只是被資本裹挾和炒作的一個概念”。言論一出,引來了余承東、何小鵬等一眾業內人士的反駁。在此次股東大會上,王傳福也回應了自動駕駛相關的問題。
談及無人駕駛和輔助駕駛的發展,王傳福認為,智能化不僅是技術問題,還有安全責任劃定問題。無人駕駛但凡有一起安全事故,車企責任都很大,可能連累整個車型的銷售。
“在法律法規沒有變動的情況下,智能駕駛技術大概率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商業化較難。輔助駕駛才是能形成商業閉環的路徑。”王傳福說。
在王傳福看來,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不只是自動駕駛,要在更大的汽車生態上做文章。相比手機的智能化,汽車智能化在多個場景中實現,能給人們帶來更大的生活便利。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