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易主”、“入芯”之后,探路者于今日交出了2021年三季度成績單,營收同比增長超40%,凈利潤同比扭虧為盈,實現大幅增長。整體業績較去年同期多有改善,不過,對比前幾年同期來看,仍處于低位。
10月25日晚間,探路者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9億元,同比增長48.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38.38萬元,同比增長141.85%。至此,公司前三季度共計實現營業收入6.58億元,同比增長41.7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62.54萬元,同比增長116.29%。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探路者在營收凈利方面數據較好,但存貨方面的問題仍然存在。根據財報披露的其他數據計算可知,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存貨周轉率為0.93,雖然相比疫情承壓下的2020年有所提升,但仍未恢復至2019年以及之前水平。此外,公司存貨周轉天數約為290天,雖低于2020年的350天,但遠高于2019年以及之前水平。
圖片來源:藍鯨財經記者整理
業內人士表示,存貨周轉天數增加說明公司流動資金使用效率低、變現能力差,公司存貨積壓、存貨周轉速度慢、反映銷售狀況不好。而存貨周轉率逐年下降,說明企業的庫存商品出現滯銷,企業資金周轉也可能會出現困難。企業已過了成長期,如果想改變應及時開發新產品。
就探路者今年以來的種種動作來看,為應對增長瓶頸,公司并非是從開發新產品著手,而是選擇了一條跨界之路。
9月21日晚,探路者(300005.SZ)曾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自有資金2.6億元收購北京芯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京芯能”)60%股權,交易完成后,探路者將涉足顯示驅動芯片設計、研發、芯片封裝產品等領域的新業務,北京芯能也將成為探路者的控股子公司。
在藍鯨財經此前的報道中,服裝行業分析師馬崗曾指出,導致探路者業績不振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前期多元化“折戟”。“公司早期戰略跨越的動作過大,在主業地位不牢固時做多元化,投了項目卻沒有帶來有效營收和業務互補,浪費了資金和時間,讓更多競爭對手切割了市場份額有關。”馬崗如是說。
因此,外界對于探路者本次跨界也仍持觀望態度。就目前來看,服裝行業進軍芯片領域的確是一次大的挑戰,探路者能否借此實現業績提振,還有待后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