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華商韜略 新媛
差點被俄美卡脖子的阻攔索,原料竟是中國民企制造;而且在過去的10年里,已經出口了三批?
(資料圖)
這家民營企業就是巨力集團,40年的時間,木匠出身的楊式雙胞胎將他們研發的產品從農村帶向了全世界。
同時,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巨力集團是演員黃圣依的婆家,雖然很少有人了解巨力集團,但在我國國防事業中,巨力的身影無處不在。
阻攔索作為航母中的攔截裝置系統,其要在短短數秒內使戰機迅速減速至零,如果沒有攔阻索的存在,艦載機將無法成功降落在甲板,造成的危險是不可估測的,所以阻攔索也被稱為艦載機的“生命線”。
在許多歐美國家就曾發生過數起戰機降落失敗的案例,導致多人傷亡。
掌握阻攔索制造工藝的國家曾只有美國和俄羅斯,所以攔阻索的每根造價成本十分昂貴,高達150萬美元,美方曾將一條MK7型阻攔索出售給法國,要價為300萬美元。
2012年9月25日,我國正式引進俄羅斯航母“瓦良格(遼寧號)”,雖然成功交付給我國海軍,但阻攔索作為耗材,俄方稱其不附贈,必須單獨購買。
不難看出,俄美作為“技術壟斷”的一方,必然要在出售的同時附加上很多“條件”。
所以我國對遼寧號進行改造時,外國媒體認為中國做不了航母,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中國沒有阻攔索的制造工藝。
就在左右為難之時,巨力集團主動聯系了軍方,原來阻攔索與其之前出口的彈力鋼索是同樣原料,這類索具,在十年里已經出口至外國了三批,都用于制作國外軍用機場的阻攔用索。
更加戲劇的是,在這10年的時間里,中方和外國竟都對此事毫不知情。
后來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巨力就做出了符合國際規范的國產阻攔索,在測試時,國產航母阻攔索僅用了3秒,就讓成功飛機停止滑行。
甚至俄羅斯的海軍專家稱巨力生產的阻攔索為“比現在俄羅斯唯一一艘在役的庫玆涅佐夫號航母的阻攔索更加先進”。
除阻攔索外,我國眾多基建或者是國防項目都有巨力影子,比如說港珠澳大橋、嫦娥二號、嫦娥三號、神舟四號、神舟五號、神舟十號、長征五號火箭等吊裝任務都由巨力擔任。
特別是巨力索具先后參與了長征火箭的運輸、艙段檢測、組裝等多個吊裝環節。也就是說,在我國的國防航天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巨力的作用不可或缺。
巨力索具木匠起家,從最初的一個產品發展到現在10個系列,400多個產品,4000多種規格,從農村小作坊到一家上市公司,如今巨力已成為亞洲最大的軍用吊索具生產集團。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