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何明俊
硅料龍頭下場,引發光伏板塊劇震。
8月19日,硅料龍頭通威股份(600438.SH)傳出切入組件業務的消息。消息顯示,8月17日華潤電力公示第五批光伏組件設備集采中標候選人,通威太陽能、億晶光電、隆基樂葉三家企業入圍。本輪集中采購規模為3GW,其中雙面組件2.9GW、單面組件100MW。
(資料圖片)
通威太陽能以58.27億元投標價格、1.942元/瓦的投標單價,是三家中標候選人中報價最低的企業。有市場觀點認為,通威將獨攬本次央企集采大單,同時也被視為通威正式進軍組件板塊的標志。
消息一出,光伏板塊股價大跌。
8月19日,光伏概念股持續走低,晶澳科技(002459.SZ)報收69.07元/股,跌9.89%;天合光能(688599.SH)報收72.19元/股,跌15.07%;隆基綠能(601012.SH)報收56.12元/股,跌7.89%。
“公示后一般有一個靜默期,開始都是預中標。”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中標的不一定是最低價,但今年很多標的都選了最低價。”時代周報記者就中標情況等聯系通威股份相關人士,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圖片來源:通威股份官網
通威股份切入組件業務尚未有定論,股價已先行。
8月19日,通威股份午后拉升,盤中一度漲超8%,最終收報59.96元/股,漲4.88%。8月18日,通威股份披露2022年上半年業績報告,硅料龍頭地位依然穩固。2022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603.39億元,同比增長127.16%;歸母凈利潤122.24億元,同比增長312.17%;扣非歸母凈利潤124.93億元,同比增長317.19%。
信達證券研報指出,通威股份二季度實現營收356.54億元,同比增長123.61%,環比增長44.44%;歸母凈利潤70.29億元,同比增長231.83%,環比增長35.33%。
如此迅猛的業務增速,與硅料業務的量利齊增有關。
據CPIA統計數據,今年1-6月,中國多晶硅產量約36.5萬噸,同比增長53.4%,但仍無法滿足下游需求,價格同比繼續上漲。財報顯示,通威股份硅料項目產能利用率高達119.28%,實現高純晶硅產量10.73萬噸,同比大增112.15%,國內市占率近30%。
8月18日,通威股份公告稱,擬建設包頭三期、保山三期各20萬噸產能,總投資約280億元,預計將于2024年投產。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通威股份名義產能最高將達75萬噸,成為國內當之無愧的“硅料龍頭”。
除此之外,通威股份在太陽能電池片業務上亦有布局。
“在電池新技術研發方面,公司TOPCon采用了自主研發、行業領先的210 PECVD多晶硅沉積技術路線,平均轉換效率超過24.7%,組件功率達到690W(210尺寸66片版型),并有效解決了TOPCon量產條件下的諸多技術難點。”通威股份在半年報中披露了新技術的研發進展。
華安證券研報稱,通威股份電池片盈利情況同比改善,單瓦盈利提升至0.03-0.05元。隨著下半年金堂二期8GW、眉山三期8.5GW陸續投產,預計年底公司產能規模將超過70GW、出貨量達45GW。憑借著硅料與電池片龍頭地位帶來的成本優勢,公司也積極縱向布局組件業務,有望打開新的業務增長極。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光伏產業鏈上的企業一直都有兩種模式,要么各環節分工合作,要么一體化包攬全部業務。目前,各環節分工合作的企業大多為非一線廠商,而龍頭企業則依靠規模和資金優勢更傾向于向一體化發展。
一份中標公告難以帶崩整個光伏板塊。
據同花順iFind顯示,自4月26日行情啟動,愛旭股份(600732.SH)上漲244.7%、沐邦高科(603398.SH)上漲122.7%、日出東方(603366.SH)上漲153.0%,光伏板塊小盤股“大炒特炒”,而諸如通威股份、天合光能等一眾龍頭漲幅均不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