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通過審定!我國首個電動滑板車國家標準迎來重大進展。
9月7日,我國首個電動滑板車國家標準《電動滑板車通用技術規范》標準審定會在江蘇省無錫市檢驗檢測認證研究院舉行。九號公司作為該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參加會議,九號公司總裁陳中元受邀發言。
本次標準審定會由全國自行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動自行車分技術委員會組織,系《電動滑板車通用技術規范》正式出臺前的一次關鍵會議。會上,參會代表對該標準進行了逐條討論,并對標準文本進行了審查和表決,獲得一致通過。下一步將按照審定意見修改完善后形成報批稿報批,這也意味著我國首個電動滑板車國家標準離正式出臺再近一步。
據悉,該項標準于2021年11月正式啟動,由SAC TC155(全國自行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及執行,主管部門為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無錫市檢驗檢測認證研究院和九號公司為主要起草單位,預計2023年正式出臺。該標準規定了電動滑板車的要求、試驗方法和說明書等,旨在進一步規范行業向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在電動滑板車領域,中國已經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全球90%以上的電動滑板車銷售份額來自中國。但長期以來由于行業缺乏國家標準約束,導致國內電動滑板車市場至今仍停留在‘價格戰’層面的無序競爭,用‘低價低質’換取生存空間,從而進入‘限制技術創新,降低消費體驗,阻礙行業發展’的死循環。而在國際范圍內,我國作為最主要的‘產研銷’國家,由于缺乏標準,受目標出口國標準法規制約明顯,對產業發展極為不利”,在陳中元看來,電動滑板車國家標準將有望解決行業困局,推動行業從無序競爭走向高質量發展,為我國優勢產業的“優出”鋪平道路,為國外技術和產品“優進”建立“護城河”。
事實上,電動滑板車作為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全新代步工具,早在1993年便出現在德國街頭。近年來,隨著綠色出行逐漸在全球范圍內流行,以及以電動滑板車為主的共享微出行在歐美街頭大行其道,其對“最后一公里通勤”需求的滿足,讓電動滑板車迎來高速發展期,現已成為海內外主流代步工具之一,市場發展迅猛。根據 QYResearch 統計數據,2020 年全球電動滑板車總產值達 12.1億美元,預計2027年能達到33.41億美元,2021-2027年復合增長率為12.35%。而中國作為全球電動滑板車的主要研發生產基地,2021年國內電動滑板車產量達到546.5萬臺,占據全球主導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該項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九號公司也是全球創新短交通行業推動者,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來,便聚焦于創新短交通和機器人領域,致力于推動行業智慧化變革。到目前,僅短交通品類,九號公司就已擁有智能電動滑板車、智能電動兩輪車、智能電動平衡車、賽格威全地形車等豐富的產品布局,能夠充分滿足50公里內的通勤需求。其短交通全球累計入網用戶截至今年8月則達到960多萬人,全球累計行駛里程也超63億公里。
圖:九號智能電動滑板車
正是憑借在短交通領域的行業影響力和近千萬用戶、數十億行駛里程的數據沉淀,以及公司立足科技創新,在全球范圍內超3700項知識產權布局所積累的技術實力,讓九號公司有能力也有底氣成為行業標準化發展的推動者。
誠如陳中元所言,作為行業主要參與者和推動者,“九號公司會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審查會的順利召開,積極推動后續工作的開展。未來在標準發布后,也會在第一時間貫徹國家標準要求,為行業起到推動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