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聊兩個方向,也是今天重挫的地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第一個是新能源汽車,最近一直在調整,今天更是大幅下跌,尤其是以動力電池代表的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國軒高科等。寧德時代更是短短半月多跌去了30%。
這也是受到了打壓的影響,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規定,自2024年起將全面禁用產自中國的電池組件,從2025年起,全面禁用產自中國的礦物原材料。
其實這個法案是8月份的事情,只不過當時沒有去挖細節,現在挖到了動力電池的細節,影響了市場預期。
從具體影響來看,目前全球動力電池份額主要在中韓企業手中,我國的份額更重。但是即便像LG、三星等韓企動力電池企業,其原材料也大幅以來我國,單單2021年原材料這塊就向我國進口近200億人民幣,而且沒有可替代的供應商。所以,想要在動力電池上進行限制目前看效果不大,不足以引發股價的持續大跌。
從根源上看,新能源汽車的調整有3個因素。
1、美聯儲加息節奏的壓制。作為高成長的賽道股,新能源本身的高估值對流動性尤其敏感,一旦美聯儲加息的節奏加快,將對估值是極大的利空。這是流動性決定的,沒法避免。
2、本身調整的需要,新能源汽車經歷五六月份的大幅反彈,不少都已經歷史新高,估值也拉的非常高,這個位置在外部因素下,有調整的需要,吸金也有高低切換的需要。
3、新能源汽車行業本身成長的問題。這個我們早在9月12日《假期,大事件!》一文中就解讀過,滲透率受制于配套,大概率到達了瓶頸。
所以,目前新能源汽車賽道說頂還為時過早,但是要密切跟蹤一些數據了,尤其是要側重新技術和核心優勢的企業。
第二個是光伏,今天光伏是跌幅最大的賽道方向,隆基、通威等都跌出了階段新低。
這個也是受到了打壓的影響。
昨天,歐盟發布一項立法提案,提到QP勞動生產的產品既不能在歐盟銷售,也不能從歐盟出口。
雖然沒有具體提到產品,但是根據往期那些惡心人的做法,基本上沒有別的了。
從2021年數據來看,我國多晶硅產能占據了全球的80%份額,而新疆又占據了我國超過40%的多晶硅產能。所以市場擔憂下光伏跌的就非常劇烈。
從影響來看,想在光伏上打壓限制我國,基本上是癡人說夢,目前光伏主要的環節我國份額都在80%以上,比如組件環節全球占比80%,但另外20%產能在東盟,而東盟依靠的還是我國的供應鏈。
所以光伏這塊,其實美聯儲加息加上調整的需要。
對于這兩個方向,目前看不論是數據還是政策,都沒有出現變壞的跡象。等待右側回暖,盯住優質就可以。
……
對于目前的市場,其實前面文章解讀的很清楚了,經濟增長和流動性都沒有出現超預期的變化下,美聯儲加息反而更加的鷹派,這也加劇了全球流動性的擔憂;經濟層面近期受到的外部打壓不斷,再加上國內數據低迷,下半年經濟壓力依然很大。
這就導致現在的市場易跌難漲,關鍵時間節點,就要看10月中旬的重要會議傳遞出的信號。
但現在越是經濟低迷,越有一個預期增強。老張在9月8日《誰是,孤勇者!》一文中,就提到地產后面會出超預期的措施出來。
現在,已經來了!
1、昨天,相關部明確提到,推進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提到目前還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這也為地產復蘇奠定了基調。
2、昨天,消息指出,廣州“一房一價”由原來按樓棟均價正負6%調整為可上浮10%、下浮20%;蘇州放開限購;青島除市南、市北區外,其他區域全面放開限購。
3、今天,濟南調整限購措施,除繼續對二環以內的歷下區、市中區實施限購,其它區域不再限購,并即刻從9月16日實施。
這個“二環內”表述很有藝術成分,看似有所保留,其實新房基本上都在二環外,也就是說相當于全面放開限購。
接下來,市場弱勢雞肋下,依然會有局部修復的機會。側重地產復蘇鏈條,其傳導邏輯我們前面解讀過,今天也是非常的逆市,熱度已經起來了。
另一方面,就是不要跟丟了新能源的優質回調。
飛鯨投研長期跟蹤特色榜單:《成長50》:匯總各熱點行業具備成長潛力的股票。更多精彩,請持續關注飛鯨投研。
關注飛鯨投研,這里有您最關心的投資報告!
來源:飛鯨投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