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維持石油與天然氣行業增持評級。國泰君安認為 OPEC 減產將緩解市場對于經濟衰退可能引發需求下滑導致供給過剩的擔憂,其預計 OPEC+減產將進一步擴大供給缺口,對沖宏觀情緒的悲觀影響。國泰君安表示,OPEC+執意減產的背后,是生產國與消費國矛盾的長期激化。由于俄羅斯原油價格上限未來同樣可能作用于 OPEC+,國泰君安認為生產國抱團將更緊密。
國泰君安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維持行業增持評級。我們認為 OPEC 減產將緩解市場對于經濟衰退可能引發需求下滑導致供給過剩的擔憂。推薦中國海油(600938.SH)。
我們預計 OPEC+減產將進一步擴大供給缺口,對沖宏觀情緒的悲觀影響。OPEC+10 月 5 日會議決定,以 8 月份產量配額為基礎,11 月將減產 200 萬桶/天。并將限產延長一年至 2023 年 12 月。
8 月 OPEC+實際產量低于配額約 360 萬桶/天,根據我們估算,哈薩克斯坦產量修復,其他缺乏投資產油國以及俄羅斯未來產量不下降的前提下,OPEC+的減產額度為 63 萬桶/天以上。能源情報集團記者 Amena Bakr 表示,實際減產可能略低于 100 萬桶/天。沙特能源部長 OPEC 會后則表示,實際減產量不會是 50 萬桶/日,而可能是 100-110 萬桶/日。由于實際當前原油庫存整體仍處于去化狀態,根據 Kpler 的庫存數據,截至9 月底,全球原油商業庫存數據可觀測數據為 2747 百萬桶(不包含SPR),低于 6 月底的 2779 百萬桶及 5月底的 2781 百萬桶。預計美國在 12 月不繼續釋放 SPR 的情況下,未來供需將更進一步趨于緊張。
美國試圖施壓 OPEC+,阻止減產但未果。2022 年以來美國施壓后OPEC 將增產的預期被多次證偽。美國在 OPEC 會前施壓,試圖阻止減產。白宮將減產的前景描述為“徹底的災難”,并警告稱這可能被視為一種“敵對行為”。盡管財政部長耶倫親自向包括科威特和阿聯酋在內等海灣國家財長說明減產將對全球經濟造成極大損害,但阿聯酋能源部長回應,經濟衰退正影響石油供應和需求,經濟衰退是 OPEC考慮產量政策的基本因素而不會把 OPEC+當政治組織。OPEC 會后拜登表示對 OPEC+的“短視決定”感到失望。
OPEC+執意減產的背后,是生產國與消費國矛盾的長期激化。尼日利亞石油部長在 OPEC+會后表示,成員國希望把油價保持在 90 美元/桶左右。否則成員國的經濟穩定會被破壞,因 2023 年預算大多基于這一價格水平。基于 9 月份產量數據計算,如果成員國按比例分攤,只需 8 個國家控制實際產量就能減產約 90 萬桶/日。同時,沙特,伊朗與俄羅斯對美國態度也趨于強硬。對于市場寄予增加供應希望的伊核協議,俄羅斯核問題特使表示伊核談判可能在美國中期選舉后恢復,即中期選舉前沒有達成希望,再次低于市場預期。同時俄羅斯能源部長表示,俄羅斯準備減產以抵消價格上限。沙特則表示,歐洲應該更關注天然氣和電力價格,而不是石油。由于俄羅斯原油價格上限未來同樣可能作用于 OPEC+,我們認為生產國抱團將更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