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無錫市錫山區,以安鎮街道為中心轉一圈,仿佛進入了電動自行車的世界:路邊零件銷售商鱗次櫛比,園區企業廠房星羅棋布,沿街各式電動車川流不息……“全國每3輛電動車,就有1輛錫山造。”無錫市錫山區工信局副局長顧仲明說,錫山擁有電動車整車企業190家、配套企業450家,年產量1500萬輛,去年營業收入達570億元。
一連串數據勾勒出這座“電動車之鄉”的蓬勃圖景。錫山借兩輪車積蓄的先發優勢,正在大力布局新能源、車聯網等產業,從“兩輪”起步,向“四輪”沖刺,發展引擎動能澎湃。
兩輪車要“跑”出千億產業
“世界電動車看中國,中國電動車看江蘇,江蘇電動車看錫山。”電動自行車界流傳的一句話,可見錫山電動車產業地位。顧仲明介紹,規模大、集聚度高、產業鏈完整讓錫山成為全國最大電動車整車生產研發基地和零部件集散地。
在位于錫山大道的錫山電動車產業園,一眼能看見行業龍頭雅迪的總部;馬路對面,是業內首家A股上市公司新日;再往前走數百米,是臺鈴、小刀等企業。數據表明,全國電動自行車整車企業前10強中,有6家落戶在錫山。這些企業還帶動控制器、減震器、車架、電機等大批上下游企業就近協作配套。
從充電1小時行駛200公里的石墨烯電池,到遠程監控車輛狀態的智慧平臺,再到集成導航、娛樂等功能的液晶操作模塊……雅迪公司執行董事沈瑜表示,在錫山,這些誕生于城鎮化浪潮、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小電動”,正朝著個性化、高端化、國際化蛻變。
目前,錫山電動車企業已出口至東南亞、南美、東歐、北美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雅迪、新日、愛瑪等企業還“組團”參加各級展會“走出去”。近3年來,錫山電動車及零部件產業外貿出口額保持超30%的年增長速度。
錫山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產業集群+特色專業園區”的思路,錫山著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千億級電動車產業集群,進一步擦亮錫山電動車制造高地和品牌高地辨識度。
錫山電動車產業底氣足
錫山區電動車產業的繁榮非一蹴而就。20世紀90年代,摩托車風靡全國。而彼時,位于長三角腹地、蘇南中心地帶的錫山,鄉鎮工業發展如火如荼,大批摩托車和配套廠商如雨后春筍涌現,錫山成了國內知名摩托車生產基地。
“后來城市禁摩和市民節能意識不斷增強,摩托車生產逐漸走下坡路。”顧仲明說,這時電動車“逆襲”而生,憑借大量零部件生產經驗、技術工人和設施配套,許多摩托車廠商開始研發電動車,并依托原有銷售渠道迅速占領市場。到2004年,江蘇全省的電動車產量有一半來自錫山。
政府持續有序引導,讓錫山電動車產業逐漸形成集群和創新優勢。借力國家級摩托車及零部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國家火炬計劃無錫輕型多功能電動車產業基地等“國字號”品牌,錫山重點電動車企業累計擁有超千項專利,每年推出逾百個新品。
2020年上旬,“中國造”電動自行車在美國市場銷量暴增。當時美國的主流媒體刊文稱“兩輪電動車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它們值得。”
“未來5到10年,電動車出口或將出現快速上漲態勢。”江蘇省自行車電動車協會名譽理事長陸金龍說,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國外消費者出行理念正朝著“綠色、單獨”方向轉變,電動車出口潛力巨大。
向新賽道加速進發
今年夏天,一場頗具規模的新能源新消費活動在錫山區當地商業綜合體舉行,作為無錫唯一整車制造新能源汽車品牌,華晨新日攜新款純電動乘用車參展,吸引不少目光。
馬路兩側各設廠房,一邊造兩輪電動車,一邊造四輪電動汽車,這是昔日電動自行車巨頭新日的轉型之道。“我們了解普通市民的出行需求,在推廣渠道和售后服務上擁有大量資源優勢,同時我們的品控要求非常高,對‘電’很熟悉。”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華晨新日工廠一期占地近26.67公頃,擁有完整整車產線,可年產10萬輛純電動汽車。
新日的“換道”在錫山有跡可循。在與當地最大的汽車交易市場一路之隔,有全國首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展示著四輪車的未來和可能。而《無錫“十四五”車聯網產業發展規劃》提出,錫山區要“強化路側基礎設施領域能力,提升整體解決方案和應用服務水平,推進傳統電動自行車企業向無人車、智能車轉型升級。”
“從發展兩輪電動車到四輪電動汽車,其實是一脈相承的,都離不開濃厚產業氛圍和持續創新。”無錫力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強說,把“產業氛圍”提起來,是做大產業的關鍵一步,力神項目有望吸引動力電池領域1000人以上的人才團隊,助力錫山新能源產業鏈環境更上一層樓。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廣闊。”錫山區委書記方力表示,要加快把項目建設的成效轉化為今天的增長、明天的產出和未來的實力,為錫山新能源產業鏈的構建提供有力支撐,為錫山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作者 何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