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10月14日訊(研究員 王鋒 實習研究員 朱凌),近日,航天電子公告,為進一步完善控股子公司航天飛鴻公司的無人系統產業布局,航天飛鴻公司擬通過公開掛牌方式引進不多于8名戰略投資者進行增資擴股,增資規模不超過38億元,釋放股權比例不超過29%。
公開資料顯示,航天飛鴻公司隸屬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是專業從事無人機系統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實體單位,致力于先進無人機技術研發及以無人系統為載體的人工智能、大數據應用。
專利聚焦無人機、發動機
(資料圖)
根據智慧芽TFFI企業科創能力評估系統,航天飛鴻在航空裝備產業行業的科創能力評級為A級。截至最新,航天飛鴻共有109件公開專利申請,其中審中專利約59%,研發規模和創新活力較高。
從專利類型來看,發明專利申請99件,占比超90%,其中已獲授權發明29件,約占有效專利74%,且專利預期壽命均在5年以上,整體技術質量優秀。
進一步分析來看,航天飛鴻的專利在無人機領域布局最多,其細分包括無人車、小型無人機、無人直升機、四旋翼飛行器、飛行器等。此外,航天飛鴻還專注于發動機、二沖程、活塞發動機等技術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航天飛鴻的100余件專利申請,累計被引用240次,其中核心技術專利被引用超130次,技術影響力較高。在引用航天飛鴻專利次數較多的申請人中,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吉林大學等高校,也包括天域航通、亮亮視野等多家企業。
無人機研發隊
航天飛鴻與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九研究院)合作密切,在航天飛鴻109件專利中,有75件專利與航天九院合作申請。
航天飛鴻發明數量最多的發明人為姜梁,有30件公開專利申請。航天九院官網顯示,姜梁現任航天九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公開資料顯示,航天九院第九設計部是航天科技集團無人系統領域的抓總單位,也是集團公司智能無人系統研發中心依托單位,由航天飛鴻公司、航天飛騰公司、航天飛鵬公司等多個產業平臺,以及無人系統創新中心、西安研發中心等研發平臺組成。
航天九院九部匯聚了包括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航天科技集團學術技術帶頭人等一大批無人系統控制、導航、通信、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和導師,擁有國防科技創新團隊、集團公司科技創新團隊等多個優秀項目團隊,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型號研制和重點預研項目研發,累計獲得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航天科技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航天創新獎等多個獎項。
軍民共用潛力大
航天電子今年7月29日在互動平臺表示,與順豐合作的飛鴻98大型商用無人機已獲得型號設計生產許可。據此前報道,飛鴻98是在過去我國運5B的原型機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最大的載重量可達1.5噸,其是軍民融合的一個重要載體,后續在軍民領域都會發揮很大的作用。
中航證券研報指出,軍品具有極強的技術溢出效應,無人機軍民共用潛力大。民用無人機是無人機最具活力的增長領域。隨著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寬和技術門檻的不斷放低,預計未來十年,民用市場的增速將快于軍用市場。到2025年,民用無人機產值達到1800億元,年均增速25%以上,若以此增長率測算,2026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約達2250億元。
航天飛鴻若能抓住軍民融合大潮機遇,加大研發投入,拓寬應用行業、領域,或有機會打開更大、更廣市場。
“企業創新評測實驗室”:一級市場及科創板權威媒體科創板日報聯合智慧芽發起,旨在研究公司科創實力,憑借企業科創力評估模型,從技術質量、專利布局、技術影響力、公司競爭力、研發規模和穩定性等維度挖掘最具科創實力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