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整體弱勢,泥沙俱下的行情之下,醫藥醫療板塊時常異軍突起,是為數不多的幾個逆市走強的板塊之一。醫藥醫療板塊情緒的回暖,一方面是政策面的緩和,另一方面則來自于堅實的基本面業績支撐。
(資料圖片)
一、醫療板塊三季報業績表現強勁,板塊凈利潤合計超757億元同比增長43%,再創歷史新高!
消息面上,近期多只醫療白馬股發布三季報,顯著超市場預期,強勁的業績支撐了股價。從醫療板塊業績來看,截至10月31日,中證醫療指數目前50家公司已經悉數發布三季報業績,其中前三季度47家公司實現盈利,28家同比增速為正,占比達56%。
靴子落地,中證醫療指數50股前三季度合計凈利潤高達757.06億元,創歷史新高,已超2021全年的板塊凈利潤675億元,同比2021年前三季業績增速超43%!而在此前的數年之間,利潤均維持高增速!
具體來看,“妖股”九安醫療前三季業績創紀錄的超160億元,增速超319倍,成為兩市名副其實的“深水炸彈”,在A股醫藥生物板塊中已披露三季報預告的公司中,九安醫療凈利潤增速位列第一。
千億HPV疫苗龍頭萬泰生物前三季業績增長超232%;
CXO板塊也是捷報頻傳,CDMO龍頭凱萊英前三季業績增速高達292%,昭衍新藥前三季業績增速155%;
龍頭公司藥明康德前三季凈利潤高達73.78億元,同比高增107%;
CDMO公司九洲藥業的前三季業績增速也在57%,可以說盡顯高景氣。
抗原龍頭萬孚生物前三季業績12.40億元,同比高增98%;
體外診斷(IVD)龍頭迪安診斷和達安基因前三季業績也是非常炸裂,同比增速分別為97%和95%;
第三方獨立實驗室(ICL)龍頭金域醫學前三季業績24.48億元,同比增長46%;
醫美龍頭愛美客前三季度業績9.91億元,同比高增40%;
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前三季凈利高達80.88億元,高居所有創新醫療器械公司榜首,同比增長21%,大象也能起舞;
“眼茅”愛爾眼科第三季度業績進一步恢復,利潤同比增長超20%,前三季凈利23.57億元,同比增長17.65%。
二、頂流基金經理三季度大舉加倉醫藥醫療,并坦言醫藥已處底部區域
近期,頂流基金經理張坤披露了在管基金的三季報。倉位上,張坤所管理的基金三季度股票倉位基本穩定,并對結構進行了調整,增加了醫藥等行業的配置,降低了金融、消費等行業的配置。重倉股上,易方達藍籌精選增持了藥明生物,加倉幅度為100.74%,持倉市值為23.24億元。
醫藥頂流基金經理葛蘭管理的基金也發布了三季報,此前退出前十大持倉的恒瑞醫藥,三季度重新回到她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中歐醫療創新等基金的前十大持倉中。具體看,截至三季度末,中歐醫療健康持有恒瑞醫藥6036.56萬股,相比上期增加97.52%,持股市值為21.19億元,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為3.45%,位列第八。中歐醫療創新持有恒瑞醫藥1517.43萬股,相比上期增加437.96%,位列第九位重倉股。
此外,恒瑞醫藥也在三季度進入了韓廣哲管理的金鷹醫療健康產業前十大重倉之列,持股數量為276.28萬股位列第二位。東方紅睿豐三季報則顯示,該基金持有恒瑞醫藥276.16萬股,以新進入者位居第九位。此外,恒瑞醫藥也以新進者,位列諾安靈活配置和融通醫療保健行業的前十大重倉股,持有數量分別為119萬股和131.93萬股。
除恒瑞醫藥外,邁瑞醫療、愛爾眼科等醫藥股也在三季度獲得了公募加倉。
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三季度持有的邁瑞醫療提升了0.53個百分點,比例達到6.58%,位列第三大重倉股。中歐醫療創新除了加倉邁瑞醫療之外,還加倉了愛爾眼科、泰格醫藥。加倉0.72%個百分點后,愛爾眼科的持倉占比達到9.9%,依然為中歐醫療創新第一大重倉股。
皮勁松管理的創金合信醫療保健基金在三季度增持邁瑞醫療0.77%個百分點,持有邁瑞醫療20.01萬股,位列第七大重倉股。此外,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三季度還新增了開立醫療、海泰新光、正海生物。
除了真金白銀加倉醫藥醫療個股之外,頂流基金經理也在最新季報中發表了對醫藥板塊后市的觀點。
三季報中,對于醫藥醫療行業,銀華基金旗下基金經理李曉星表示,醫藥醫療已經在底部區域。最近醫藥確實也出現了一些變化,比如財政貼息貸款的醫療設備更新、美國UVL清單的變化等等,所以醫藥短期應該會有估值的向上修復。
華夏醫療健康基金經理王澤實表示,三季度該基金組合增加了創新藥、創新器械和創新設備的配置比例,重點配置了創新產品及其產業鏈,并結合當前醫院建設周期,增加了醫療相關設備的配置比例。王澤實坦言,醫藥是一個長期值得投資的行業,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以及經濟水平的發展,構成了從需求端到支付端對醫藥行業的長期支撐。
皮勁松表示,從三季度醫藥上市公司業績情況來看,業績相對較強的是醫療器械、疫苗、CXO等板塊。此外,三季度隨著公共衛生防控形勢好轉,醫療服務板塊業績也可能會有所回升。整體來看,醫藥板塊的業績可持續性強,可以持續關注后續醫藥公司的業績披露情況。
葛蘭在中歐醫療健康三季報中表示,從基本面角度來看,醫藥生物板塊總體來看延續了二季度末的恢復趨勢。政策方面,國家層面的骨科脊柱類耗材集采完成,總體集采框架保持了穩定性,政策延續穩健、積極的趨勢沒有變化。
展望四季度,葛蘭認為,醫藥行業面對相關不確定性擾動的準備會更加充分,預計四季度仍將維持震蕩恢復趨勢。“長期來看,醫藥行業的增長邏輯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創新是行業成長的最為重要的驅動力。經過多年的洗禮,國內創新企業整體研發管線布局更加理性,資源向差異化方向傾斜,甚至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品種誕生。在有大量臨床需求未得到充分滿足的背景下,創新藥及器械都有著廣闊的成長空間。
三、政策回暖疊加估值低位,多機構看好醫療板塊長期價值回歸
醫藥醫療股的逐步回暖,主要在于近日來不斷的政策利好,疊加估值低位。
光大證券表示,當前醫藥板塊估值仍為近十年來新低,且機構配置比例也處于低位。近期國內政策利好頻現,如肝功生化檢測試劑22省帶量采購方案出臺,降幅大幅放緩;藥品新增適應癥可簡易續約,無需重新談判;以及國家有關部門再次明確創新醫療器械暫不集采,同時暫未考慮將種植牙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等。政策邊際改善顯著,市場情緒有望持續修復,繼續看好醫藥板塊四季度投資機會。
國金證券表示,藥品板塊二季度業績見底(集采、公共衛生防控等因素),三季度開始業績有望持續恢復,政策持續邊際回暖大背景下,關注四季度國家醫保談判,以及由此催化的明年新品種商業化加速放量,建議關注(1)兼具研發能力和成熟銷售能力的Pharma類企業;(2)從Biotech成功成長為BioPharma的企業;(3)具有創新研發能力的頭部Biotech企業。同時關注公共衛生防控防治相關藥品及疫苗研發、放量進展,關注相關藥企、疫苗企業及其產業鏈。
此前,民生證券就表示醫藥多板塊觸底時刻已經到來,未來恢復性增長可期。當下藥品集采已經到后周期,器械耗材集采也已過中段,創新引導將逐步體現,很多創新公司商業化產品開始放量,從今年Q2情況看,創新藥和CXO板塊增速仍然十分靚麗,因此該行看好創新板塊底部崛起,拉動整個醫藥板塊長周期上升。
【醫療ETF(512170)特別介紹】
醫療ETF(512170)跟蹤的中證醫療指數(399989)成份股全面覆蓋了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領域的細分龍頭,其中醫療器械直接受益于公共衛生防控、醫療物資出口等需求;醫療服務概念則直接受益于人口老齡化、醫療消費升級和醫美等高成長領域,具備長期國民級需求增長;同時覆蓋8只CXO龍頭概念股。
資金方面,根據上交所最新數據顯示,醫療ETF(512170)獲得資金持續加倉,自2022年以來截至9月27日,醫療ETF(512170)基金份額增長超142億份,位居所有行業\主題ETF首位,持續獲得資金加碼。
?【風險提示】醫療ETF跟蹤的標的指數為中證醫療指數(399989),中證醫療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布于2014.10.31,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代表其未來表現,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