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1月7日訊(記者 陸婷婷)一則與PET復合銅箔相關的消息,將三孚新科(688359.SH)推向市場關注的焦點,其3個交易日股價累計漲幅已達36%。財聯社記者日前在該公司的投資者交流會上獲悉,公司PET銅箔項目預計明年規模化運用,良率目標95%,大幅高于當前行業水平。
從下游應用來看,PET銅箔除應用于PCB集成電路外,亦被視為極具潛力的新型鋰電池負極集流體材料。因綁定鋰電、儲能等高景氣賽道以及自身性能優勢展現出的對傳統銅箔的替代力,PET銅箔產業被賦予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引諸多企業競相布局。
一步法鍍銅 良率或提升至95%
(相關資料圖)
“PET銅箔項目處于中試階段,預計明年規模化運用,良率目標95%。”三孚新科方面在11月4日舉行的投資者交流會上透露。
據財聯社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已有方案的同行業公司PET復合銅箔產品生產良率約80%。或受相關消息刺激,11月2日至4日,三孚新科股價累計漲幅超36%,并創上市以來新高。截至11月7日上午收盤,三孚新科漲幅亦達8.66%。
PET銅箔為類“三明治”結構,主要由“金屬導電層-高分子支撐層-金屬導電層”復合而成,主流的制作過程有兩步法和三步法,生產工藝涉及磁控濺射、水電鍍、真空鍍膜等。
三孚新科使用特殊的化學鍍銅液配合專用設備,一步法可完成PET鍍銅。據介紹,公司一步法通過化學反應沉積,反應過程是先在基材表面做清潔、粗化,然后在上面沉積銅層形成較好的結合力,該制作工藝具備良率高、鍍膜均勻性好、自動化程度高、沉積純度更高等優勢。值得關注,兩步法做到的幅寬普遍在1.35m左右,三孚新科新型復合銅箔電鍍工藝不存在“邊緣效應”,更適合大寬幅復合薄膜的生產。
據三孚新科相關人士透露,PET銅箔整體方案將切入“設備+藥劑”路徑。因新型工藝獨特以及化學品對設備的特殊配置要求,市面設備暫無法匹配,進軍復合銅箔設備領域有助于公司提升壁壘、做一站式方案、實現工藝藥劑設備協同。
中航證券研報指出,PET銅箔處于大規模應用前夕,設備的價格、良率和產能是決定PET銅箔降本、推進滲透率提升的主因,因此率先布局的材料企業與龍頭設備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綁定高景氣賽道 想象空間已打開
從應用層面來看,PET銅箔替代傳統銅箔趨勢漸顯,同時受益于鋰電及儲能高景氣。
東吳證券研報分析稱,相較于傳統純銅箔,PET銅箔銅材耗量減少,理論成本更低、能量密度提高,因復合材料耐刺穿、高溫熔斷等,安全性更高。
市場頗為看好PET銅箔產業前景。中信證券方面樂觀預計,2025年復合銅箔市場空間有望達290億元。東方財富證券周旭輝表示,預計在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驅動下,鋰電池需求將快速增長,2025年鋰電池需求可達2000GWh,假設2022-2025年PET銅箔滲透率分別是1%、4%、10%、20%,每GWh電池需要集流體1200萬平方米,則2025年市場空間可達234億元,復合增速達到259%。
圍繞設備、基膜、中游制造等產業鏈環節,多家企業近期加碼布局,動作頻頻。
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設備端的東威科技 (688700.SH)已斬獲超17億元訂單,公司10月24日公告稱擬10億元投建昆山東威新能源設備擴能項目,主要從事新能源設備(卷式水平膜材電鍍設備及磁控濺射卷繞鍍膜設備)的研發制造。道森股份(603800.SH)作為電解銅箔高端生產裝備制造業務的新入局者,擬定增募集15億元用于電解銅箔高端成套裝備制造項目等,并于9月簽下10.86 億元訂單(銷售陰極輥、生箔機)。
基膜端的雙星新材(002585.SZ)新能源材料板塊產品涉及透明強化背板 PET 基膜、PET 復合銅箔膜等,主要包括超薄PET基膜、磁控濺射、水鍍等不同工藝。公司近期在接受機構調研時透露,現在量產的水鍍線已在安裝。產線安裝完成后,可以在前期開發品質下,向量產品質、穩定供貨上發展。此外涉及基膜材料的公司還包括恒力石化(600346.SH)等。
PET銅箔中游制造端量產進程持續推進的同時產線新建計劃增多。海亮股份(002203.SZ)已具備4.5-8μm鋰電銅箔的量產能力,公司方面稱目前有多個集流體創新研發項目在開展,其中PET復合銅箔已立項,正在推進研發工作。萬順新材(300057.SZ)正持續配合下游客戶放大銅膜卷長進行驗證,現有產能可滿足批量要求;此外,寶明科技(002992.SZ)、中一科技(301150.SZ)、勝利精密(002426.SZ)等均有相關產能新增計劃。
某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復合銅箔入局廠商增多,技術層面百花齊放,意味著產業趨勢明確、迭代進程提速,未來有望在集流體行業完成高滲透目標甚至完全替代。
(編輯: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