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沖刺上市之旅,珈創生物再次以失敗而告終。
11月2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披露的信息顯示,因武漢珈創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即“珈創生物”)提交了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保薦人提交了撤銷保薦申請,深圳證券交易所終止對該公司的審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而就在2022年11月16日,珈創生物還更新了一次招股書。同期,珈創生物就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出的審核問詢函進行了回復,并補充了2022年半年報財務數據等信息。但在一周后,珈創生物則選擇了撤回。
據貝多財經了解,珈創生物于2022年6月8日在創業板遞交上市申請,計劃募資3.43億元,用于業務優化與產能擴建項目、研發實驗基地建設項目、細胞建庫保藏與檢測試劑盒保障項目、企業運營與服務信息化項目等。
而在此前的2020年12月18日,珈創生物曾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遞交上市申請,計劃募資3.65億元。但在2021年4月29日上會現場,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審議認為,珈創生物未能充分披露核心技術的先進性,故而終止對該公司的審核。
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在審核問詢中重點關注了以下事項:一是珈創生物按照中國藥典開展細胞檢定等業務,珈創生物核心技術與中國藥典的關系;二是外購儀器與核心技術的關系;三是外購發明專利及核心技術的具體體現;四是報告期內研發費用和研發人員變動的原因。
據招股書介紹,珈創生物是一家集生物技術服務與研發為一體的企業,專注于為生產企業及研發機構提供各類細胞(含重組細胞、病毒宿主細胞、干細胞、免疫細胞)、菌種、毒株和原輔料的質量檢測,病毒清除工藝驗證技術服務以及細胞建庫與保藏服務。
天眼查信息顯示,珈創生物創建于2011年,前稱為武漢珈創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當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4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鄭從義。據了解,珈創生物共對外投資了一家公司——云南省細胞質量檢測評價中心有限公司。
珈創生物在招股書中稱,歷經近十年的運營,該公司建立了含近100項技術的細胞質量檢測技術體系及獨有的數據庫系統,至今累計服務國內外企業500余家,提供數萬批次的細胞及原輔料檢測、病毒清除工藝驗證服務。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珈創生物的營收分別為6811.07萬元、7992.44萬元、1.29億元和7481.85萬元;凈利潤分別為2808.44萬元、3859.25萬元、6577.65萬元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3263.33萬元、3670.21萬元、6319.11萬元和3489.47萬元。
按收入結構來看,珈創生物的收入主要來自細胞檢定業務。報告期內,珈創生物來自細胞檢定業務的收入分別為6416.86萬元、7590.73萬元、1.20億元和6883.12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4.21%、94.97%、92.45%和92.00%。
報告期內,珈創生物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64.74萬元、508.06萬元、799.18萬元和481.54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6.82%、6.36%、6.18%和6.44%。目前,該公司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0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
據智慧芽數據顯示,珈創生物的專利申請數量為42項,其中41項為發明專利。通過算法分析,珈創生物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特異性、試劑盒、感染性疾病、檢測試劑盒、細胞毒性等技術領域。
另據招股書介紹,珈創生物2022年1-9月(前三季度)的收入為1.19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1.00億元增長18.23%;凈利潤5723.36萬元,較2021年同期的5049.00萬元增長13.36%;扣非后凈利潤5460.72萬元,較2021年同期的4932.86萬元增長10.70%。
此外,珈創生物預計該公司2022年可實現營業收入1.6億元至1.7億元,同比增長23.64%至31.37%;可實現歸母凈利潤7714.19萬元至8196.33萬元,同比增長17.28%至24.61%之間;可實現扣非后凈利潤7360.19萬元至7820.20萬元,同比增長16.48%至23.75%。
本次上市前,珈創生物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鄭從義,合計控制50.20%的股份。截至招股書簽署日,鄭從義直接持股48.20%。同時,鄭從義通過持有同榮嘉業51%的出資額,并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可以實際控制支配同榮嘉業所持該公司2.00%的股份。
當前,鄭從義為珈創生物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