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黃嘉祥
震驚資本市場的隋田力“專網通信”騙局逐漸揭蓋,兩家涉案上市公司“主動入甕”,參與合謀造假虛增收入。
【資料圖】
日前,*ST澤達(688555.SH)和合眾思壯(002383.SZ)相繼收到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揭開了隋田力“專網通信”騙局的作案手法。
據公告,這兩家上市公司均存在與隋田力關聯公司等開展虛假業務,虛增收入和利潤的情況。其中,合眾思壯與隋田力指定企業開展自循環業務,合眾思壯原董事長及多位高管均參與其中。
自2021年5月上海電氣(601727.SH)爆雷后,一個以專網通信業務為幌子的隱蔽融資性貿易網絡浮出水面,十余家A股上市公司相繼卷入這個“連環雷”中,大量應收賬款存在無法收回的風險,涉案金額近千億元。這個案件被稱為“A股史上最大騙局”。
目前,已有十余家涉案上市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大部分公司的調查結果仍待公布。這個由隋田力編織的“專網通信”騙局的全部真相究竟如何?還有多少卷入的上市公司涉嫌虛增收入、財務造假?
專網通信業務“自循環”,虛增收入
在“專網通信”騙局龐大網絡中,上市公司并非都是無辜受騙者,*ST澤達和合眾思壯便是其中的兩大合謀者。
2017年至2020年,合眾思壯4年累計虛增收入15.81億元,虛增利潤5.21億元,其中大部分是通過虛構專網通信業務。
據公告,合眾思壯將與隋田力共同投資的聯營企業北斗導航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斗導航”)作為專網通信業務運營平臺,以開展專網通信業務為名,與隋田力實際控制的江蘇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對接上下游合同簽訂、原材料采購、組織 生產、貨物驗收交付等事宜,與隋田力指定企業開展自循環業務。
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合眾思壯以為北斗導航及其子公司南京元博中和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加工服務為名,加入專網通信業務鏈條,但實際卻不承擔加工角色,不提供任何有附加值的技術,而是作為出資方,以墊資方式提供資金,以可組織的資金規模確定訂單量,利潤空間提前確定且基本恒定。
證監會認定,專網通信業務對合眾思壯而言沒有業務實質,但合眾思壯卻將其披露為通導一體化業務,以虛增2017至 2020年收入金額 9.39億元,虛增成本金額 5.1億元,虛增利潤總額 4.27億元。
*ST澤達涉及金額相對較少,2016年至2019年累計虛增營收3.42億元,虛增利潤1.87億元。從造假手法來看,*ST澤達是通過公司或全資子公司浙江金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浙江金淳”)、蘇州澤達興邦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簽訂虛假合同、開展虛假業務等方式虛增收入與利潤,其中涉及與隋田力關聯的多家公司。
2017年至2019年期間,*ST澤達與浙江金淳通過與航天神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新一代專網通信技術有限公司、黑龍江農墾新一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展虛假業務。這幾家公司均是隋田力推動“專網通信業務”的主要平臺。
隋田力還是*ST澤達的主要股東之一。經監管部門調查,隋田力通過梅生持有澤達易盛600萬股,通過楊鑫持有270萬股,合計持有870萬股,持股比例13.96%。澤達易盛未按規定如實披露上述股權代持情況。
一場長達四年的合謀,多家公司遭立案
隋田力是“專網通信”騙局的關鍵先生,而在他編織的網絡中,上市公司多位高管也是合謀者。
調查顯示,郭信平作為時任董事長、總經理,全面管理合眾思壯事務,在2017 年至2020年年度報告中均簽字確認保證年報真實、準確、完整。合眾思壯雷達相關及專網通信業務均由郭信平決定引入,其從一開始便知悉前述業務缺乏業務實質及票據貼現費用跨期確認事項,在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發生過程中起主要作用。
郭信平今年57歲,是合眾思壯創始人、原實際控制人,他是科班出身,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曾在該校宇航學院第五研究室擔任講師,從事衛星導航的技術研究。他于1994年成立合眾思壯,是國內較早進入衛星導航定位領域的公司之一,于2010年上市。在2019年胡潤百富榜中,郭信平以3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第1299名。
2019年9月,合眾思壯引入國有資本股東,公司實控人變更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2022年9月,河南省財政廳變更為公司實際控制人。而在今年4月,郭信平辭去董事長等職務;一個月后,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
證監會認為,郭信平的違法情節較為嚴重,對郭信平給予警告,并處以400萬元罰款,采取十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合眾思壯諸多高管也參與“專網通信”騙局。袁學林歷任合眾思壯財務部副總監、財務部總監,2019 年 4 月從合眾思壯離職后,繼續擔任北斗導航董事長、總經理。袁學林在合眾思壯及北斗導航期間負責組織、參與、實施 合眾思壯雷達相關及專網通信業務,知悉票據貼現費用跨期確認事項,并向郭信平匯報,其行為與信息披露違法有直接因果關系。
侯紅梅為合眾思壯時任董事、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知悉專網通信業務沒有業務實質以及和創智建為合眾思壯墊付票據貼現費用;閆文為合眾思壯時任董事會秘書,主管信息披露工作,從化解風險角度參與了專網 通信業務催收回款工作,知悉專網通信業務交貨、回款都是通過隋田力進行。
從*ST澤達披露來看,*ST澤達高管或也參與“專網通信”騙局中。
證監會認為,對*ST澤達上述違法行為,時任董事長、總經理林應,全面負責澤達易盛管理工作,對公司公告的證券發行文件、定期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承擔主要責任,系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同時作為實際控制人組織、指使實施上述違法行為。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自上海電氣7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后,陸續有多家涉“專網通信”騙局的A股公司也被立案調查。尤其是近一個多月來,又有多家涉事上市公司宣布被立案調查。
10月28日以來,康隆達(603665.SH)、江蘇舜天(600287.SH)、國瑞科技(300600.SZ)、ST中利(002309.SZ)、瑞斯康達(603803.SH)等上市公司接連遭證監會立案,這些公司均曾卷入“專網通信”案。
11月11日,瑞斯康達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應稱,近期包括公司在內涉及“專網通信業務”的多家上市公司,陸續披露了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的公告。目前證監會對公司正處于立案調查階段,尚無具體的結論性意見或結論,公司也將積極配合監管部門的調查工作,并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涉案上市公司多數已在2021年年報中對“專網通信業務”進行了減值計提。康隆達稱,公司專網通訊業務相關的商譽、存貨、應收賬款均已全額計提減值。瑞斯康達也表示,公司“專網通信業務”已于2021年起全面停止,之前所涉及的相關業務導致的風險敞口也已經全部釋放和披露,公司不會因此再產生新的經營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