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出品 文|孟帥 編|深海
“明州事件”爆發后,劉強東一度沉寂許久。而隨著事件落幕,劉強東開始活躍起來。
11月20日,劉強東先是在公司的高管會議上發表一番言辭犀利的講話。隨后,劉強東又以發表內部信的形式再度出現在公眾視野。前兩件事剛落下帷幕,劉強東緊接著又在京東內部開啟一場大范圍的人員架構調整。
(資料圖)
在劉強東看來,目前公司部分高管偏離了經營戰略的核心,且忽視了公司一直以來對于低價優勢的維護,因此劉強東對于高管進行了嚴厲批評,并進行了規模較大的人事架構調整。
此外,近日一段劉強東分享自己感染新冠后個人感受及經歷的視頻在網絡上廣泛傳播。
種種跡象顯示,劉強東重歸京東前臺。
劉強東近來動作頻頻
2018年8月30日晚,劉強東在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參加DBA項目學習時,與21歲的劉婧堯發生了關系。次日凌晨,劉婧堯的男同學報警,指控劉強東涉嫌強奸。此后,該事件進入漫長的訴訟期,直到北美時間2022年10月1日晚,雙方達成和解。
和解后,劉強東頻頻出現在京東前臺。
11月20日,劉強東通過視頻連線接入的方式出席了京東的經營管理培訓會。劉強東在會上直斥部分高管偏離經營戰略核心,并指出高管們在戰略上講太多花里胡哨的故事,卻對成本、效率、體驗方面的考量不足。同時,年底前京東將對10% 副總裁級別及以上的高管進行末位淘汰。
劉強東還指出,京東近來讓消費者逐漸產生商品價格越來越貴的印象,忽視了很多基層消費者對于性價比的追求。在劉強東看來,3C家電業務的成功,使得許多管理者夜郎自大,不再關注低價優勢。京東如果失去低價優勢,其他的競爭優勢也將歸零,“這樣下去早晚會成為第二個蘇寧”。
緊接著幾天后,劉強東署名“你們的東哥”在京東發布一封內部信,宣布了給新加入京東大家庭的德邦員工們繳納五險一金、為集團所有的基層員工設立住房保障基金、以及將兩千多名高管薪資予以下調的消息。
內部信發布不久后,京東又火速在公司內部開啟了一次聲勢浩大的人事調整,京東零售集團的多個事業群總裁幾乎都受到了相應的波及,調整之后各事業群的負責人仍將向京東零售 CEO 辛利軍匯報。
此次人事調整,京東零售最具實力的3C家電事業群,被拆分為家電家居事業群和電腦通訊事業群,分別由李帥、吳雙喜擔綱負責人,該事業群的原負責人姚彥中則被調整至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群,原先的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群負責人劉利振去向不明。
與此同時,京東零售原先的時尚家居事業群改為時尚美妝事業群,原負責人馮軼退休,交由孔祥瑩接棒。該事業群下的家居業務及生活服務事業群旗下的房產業務被拆分合并至家電家居事業群。
此外,市場營銷與商業化中心,改為平臺運營與營銷中心;平臺業務中心原負責人林琛離職,業務并給邵京平管理;戰略與綜合支持部的原負責人韓瑞調任,由王雄頂上。
雖然在歷年618和雙11大促結束后,京東都會有人員架構方面的微調,但像今年這樣規模的調整,算是京東近年來在人員和架構方面較大的一次變動。
延續“劉強東式”管理風格
劉強東此番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對高管們予以敲打,以及高管末位淘汰計劃的再一次回歸,讓一些行業人士感慨:“那個熟悉的劉強東回來了。”
而類似這樣的情況也曾在2016年上演,彼時放權后回歸的劉強東批評公司組織效率和戰斗力都在下降。
在2019年初舉行的內部管理會議上,劉強東又直斥高管“人浮于事、拉幫結派”,平時脫稿發言的劉強東還專門準備了一張紙以備會議上的針對性發言。這場會議結束后,京東宣布在年底前末位淘汰10%的副總裁級別以上的高管,并開啟“核心高管輪崗”計劃。
面對末位淘汰,京東的高管們忐忑不已,但劉強東宛如導演一般穩坐幕后,緊緊地盯著“舞臺”上的精彩表演或疏忽紕漏,借此主導相關人員的“上場”和“下場”。
而劉強東此次在會議上重點提及的低價優勢,也是京東早期殺出重圍的重要策略之一。早在2012年8月,京東就曾與蘇寧在大家電領域掀起一場“京蘇價格戰”。彼時,身為京東CEO的劉強東高調宣布,“京東商城所有大家電價格都比蘇寧國美便宜10%”。隨后,蘇寧、國美紛紛應戰。
相比對于高管們的嚴苛,劉強東對于基層員工則“溫柔”不少。從小出身貧寒的劉強東,曾不止一次地稱呼京東員工為“兄弟”,還曾和京東的快遞小哥們一起在年會上舉杯暢飲,劉強東也曾放話“我絕對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
此次在內部信中劉強東多次親切地提及“兄弟”一詞,并宣布為基層員工提供五險一金等保障,再一次踐行了其對于基層員工的關懷。而劉強東對于德邦系員工的一視同仁,也是其當初執意發展京東自身物流業務一定程度上的延續,充分表明了其對于物流環節的重視。
早在2007年,劉強東便表示,因為京東的商品大多是價格相對較高的電子商品,因此經常被偷,且當時國內物流行業的口碑奇差,因此劉強東無視外界的質疑,堅持要搭建屬于京東自己的物流體系。如今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商品送達快已成為京東留給消費者較深的印象之一,而京東物流也讓京東在物流領域擁有一定的主動權。
不久前將德邦“迎娶”過門后,劉強東大有進一步將京東物流做大做強的“野心”,如今將德邦員工的福利待遇與原先的集團員工對標,更利于穩定德邦員工的軍心,加強員工于企業的忠誠度,讓員工更好地為公司效力,創造更多價值,提升用戶的服務體驗,進一步營造更好的品牌形象。
此次京東零售進行大換血,有京東人士分析稱這是京東想將營銷資源按照場景分配。值得一提的是,劉強東此次將多位管培生推至臺前,如此次新上任的電腦通訊事業群負責人吳雙喜和時尚美妝事業群負責人孔祥瑩都是京東的管培生。
親自培養管培生,也是京東持續多年的傳統。早在2007年劉強東接受今日資本徐新投資之時,對方就曾建議其培養管培生。此后,劉強東也確實十分注重京東管培生的選拔、培養和交流,如京東物流CEO余睿、首席人力資源官張雱都是京東自己培養的管培生,這些管培生正在京東接下一個又一個重要的職務。
事實上,種種調整的動作背后,劉強東曾經的個人處事風格并未改變,他仍然是那個重視基層員工、對待高管十分嚴苛、對于公司內部存在的問題雷厲風行的掌舵者,而這種風格被其牢牢地嵌在了京東的企業基因之中。
牢牢掌握京東控制權
雷達財經了解到,1974年出生的劉強東,今年已經48歲。雖然如今已是國內頭部電商平臺的領頭人物,但劉強東其實是一個草根出生的企業家。
1992年,劉強東拿著湊來的500元生活費,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讀書。彼時,深知家庭條件不易的劉強東,便決定要靠自己的雙手賺取自己日后生活的開銷費用。通過自學編程,劉強東賺了不少外快,不僅給老家的政府部門編寫國電力管理系統,還給快餐店編寫了一套餐飲管理系統。
大四的時候,劉強東甚至開過一家餐廳,但由于管理上出現的問題,員工亂報賬、做假賬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劉強東最終關閉了虧損20多萬的餐廳。
1998年,劉強東開了一家售賣刻錄機和光碟的店鋪,做起了光磁產品代理商的生意。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劉強東一度在全國開出十多家分公司。不料2003年非典來襲,劉強東公司的線下生意因此大受影響。困境之下,劉強東決定打通線上渠道。
經此一役,劉強東認為電商才是未來消費的大趨勢,于是下定決心全面轉型電子商務公司。在他的帶領下,京東成長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一個“巨無霸”。
雖然近些年因各種原因,劉強東曾多次放權又收權,但“明州事件”是其人生和事業的一個重要分水嶺。此次風波后,劉強東公開露面次數逐漸減少,并陸續從多家京東系公司的高管名單中退出,還一舉將京東CEO的職務交給京東的“二號人物”徐雷,因此外界認為劉強東或將如馬云一般,逐步實現真正的隱退。
有分析人士指出,彼時劉強東的逐步隱退和放權,是為了解除與京東的高度綁定,以此緩解因個人風波而給公司帶來的影響。
然而,劉強東11月卻重新回歸活躍,又讓外界滿是猜測。有聲音認為,隨著明州事件的解決,劉強東回歸京東一線的障礙已不存在。
不過,雖然劉強東此番高調地進行了一連串操作,但雷達財經注意到,劉強東近來仍卸下多個隸屬于京東系的公司的股東身份。
天眼查顯示,自今年10月27日起,劉強東陸續退出宿遷京東天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京東才奧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北京京東叁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西安京東信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股東名單。
通過天眼查進一步梳理劉強東剩余的資本版圖,截至目前,劉強東在36家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在22家公司擔任股東,在33家公司擔任高管。不過,這些公司中許多目前已經注銷。此外,由劉強東掌握實際控制權的企業多達358家。
截至今年3月31日,劉強東持有京東13.8%的股權,并擁有76.1%的投票權。
劉強東此次重歸一線,是徹底回歸還是短暫復出?將給京東帶來怎樣的影響?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