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1月6日訊(編輯 鄭遠方)今日,國家能源局就《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征求意見稿)》(下文簡稱“《藍皮書》”)公開征求意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型電力系統是什么?從基本定義上來說:
新型電力系統是以確保能源電力安全為基本前提,以滿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電力需求為首要目標,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建設為主線任務,以源網荷儲多向協同、靈活互動為堅強支撐,以堅強、智能、柔性電網為樞紐平臺,以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為基礎保障的新時代電力系統。
《藍皮書》顯示,如今我國電力系統仍面臨多個問題與挑戰,涵蓋電力供應安全、新能源消納、系統運行等多個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向新型電力系統轉變的過程中,《藍皮書》給出的發展方向中包括,系統形態由“源網荷”三要素向“源網荷儲”四要素轉變,電網多種新型技術形態并存——換言之,相較傳統電力系統,新型電力系統形態的最大不同便在于儲能的增加。
如何發展儲能?《藍皮書》中的“重點任務”中,強調加強儲能規模化布局應用體系建設,其中涵蓋三個方面:
(1)統籌系統需求與資源條件,推動抽水蓄能多元化發展和應用;(2)結合電力系統實際需求,統籌推進源網荷各側新型儲能多應用場景快速發展。;3)推動新型儲能與電力系統協同運行,重點解決電力系統跨季平衡調節問題。
圖|源網荷各側新型儲能應用場景(來源:《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征求意見稿)》)
至于需要哪些儲能技術?這一文件也給出了明確的具體路線與發展方向:
重點開展長壽命、低成本及高安全的電化學儲能關鍵核心技術、裝備集成優化研究,提升鋰電池安全性、降低成本,發展鈉離子電池、液流電池等多元化技術路線。
大力推動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重力儲能等技術向大規模、高效率、靈活運行方向發展。
推動可再生能源制取“綠氫”,研發質子交換膜和高溫固體氧化物電解制氫等關鍵技術,開展氫儲運/加注關鍵技術、燃料電池設備及系統集成關鍵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實現氫能制備利用關鍵技術完全國產化,研發純氫氣燃氣發電機組。
在新型電力系統發展過程中,廣發證券5日報告指出,以鋰電為代表的電化學儲能最具發展潛力。
短期來看,由于建設速度快和缺電力(缺頂峰能力)問題擴大化,峰谷價差進一步拉大,2023年電化學儲能有望迎來加速增長;2024年后需要與火電靈活性改造競爭配置。
長期來看,電化學儲能在調頻、調峰、備用場景具有不同價值,應關注電力市場建設進展,若能夠對電化學儲能在不同場景下的不同價值充分定價,其經濟性優勢有望更早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儲能環節之外,《藍皮書》中提到,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加速轉型期(當前至2030年),煤電依舊是電力安全保障的“壓艙石”。券商分析師也建議關注火電靈活性改造相關廠商。
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統計,A股中產業鏈相關公司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