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要看點:
在上一期里,我們分析了深證100指數的長期業績,發現它領跑全球主流寬基指數并與偏股基金指數收益相當。那么作為寬基核心指數,投資者又應該如何投資深證100指數以享受收益呢?
【資料圖】
今天為大家帶來專題系列第五篇:深證100應該怎么投?長持短投兩相宜,幫助把握投資機遇。歡迎關注目前跟蹤深證100指數中場內流動性最好的ETF—易方達深證100ETF(場內簡稱:深證100ETF,代碼:159901, 聯接基金代碼A/C : 110019/004742)。
1. 長期持有:契合機構投資者持有結構
深證100指數長期業績表現不屬于偏股型基金指數的重要原因在于,指數擁有與機構投資者相似的持倉結構。在投資風格方面,無論是盈利能力、成長速度還是自由現金流均與主動基金的持倉穿透高度一致,遠高于全市場平均水平。
指數成份股的北上資金配置比例更高。截至2022年末,北向資金平均持股市值達71億元,占流通市值比例達到5.6%,遠高于滬深300和上證50的4.4%和4.7%。自2018年以來北向資金的持倉市值的復合增速高達44%,同樣遠高于滬深300和上證50的32%和31%。
從北向資金的配置行為來看,截至2022年末持倉市值排名靠前的行業主要為食品飲料、電力設備、醫藥生物、銀行、家電和非銀金融等,與深證100指數的行業權重結構匹配度較高,前6大權重行業中重合5家,權重重合度達到近50%。
除了行業分布契合機構投資者之外,深證100指數成份股長期穩定的現金分紅進一步展現較好的長期持有優勢。根據2021年年報數據統計,指數成份股的現金分紅合計約1800億元,占深市整體分紅比例為45%。
2. 短期持有:大盤成長風格下的高彈性
由于深證100指數是市場稀缺的大盤成長風格標桿指數,因此對于注重短期收益的投資者,可以通過階段性把握市場的成長風格,實現較高的收益彈性。如果從貨幣-信用-實體的投資框架出發,深證100指數的大盤成長風格受益于信用擴張。
在信用擴張過程中,企業盈利能力逐步好轉,經濟逐步過熱,成長風格由于較好的盈利彈性在擴張后期受益。例如自2008年以來歷次信用擴張階段下,深證100指數表現較為強勢,僅2012-2013年受到經濟下行、企業盈利下行導致市場回調帶來的沖擊而相對跑輸。
其次,在成長風格行情下深證100指數相對偏股基金指數更具彈性。如果統計成長風格開始反彈后的一個月內漲跌幅,通過對比深證100與偏股基金指數的收益表現,平均來看深證100的相對收益表現更優,展現出更高的彈性。
最后,自2008年以來,在市場的歷次從熊市轉向牛市的過程中,深證100指數在大部分時間內呈現出更高的投資收益,明顯優于同期的滬深300和上證50指數。如果投資者能夠有效把握市場風格的轉換,也可以通過短期投資博取高彈性收益。
3. 展望2023:經濟復蘇下大盤成長機遇
復盤指數的歷史表現,深證100指數作為大盤成長風格的標桿,在歷次成長占優的階段中,例如2009-2011年的“4萬億”、2013-2016年的“并購重組”以及2018-2021年的“產業升級”下的三次成長牛中,指數收益均大幅跑贏滬深300和上證50。
估值方面,深證100指數市盈率在2009年末達到峰值水平,自2018年以來指數的估值中樞明顯提升。截至2022年末,深證100指數市盈率(PE-TTM)為23倍,處于基日以來56%的歷史分位。指數當前處于近5年以來43%歷史分位數,低于歷史估值中樞。
統計數據顯示,當估值處于23倍±10%以內時,對應的未來一年指數平均漲幅約23.7%,正收益概率約72%。由此來看指數目前的估值處于近年來的相對低位。展望2023年,在經濟復蘇和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下,深證100指數無論是估值還是風格上均具備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