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來源 | 鐳射財經
2月17日,銀保監會宣布依法查處5家金融機構違法違規行為。據銀保監會官網消息,銀保監會近日嚴肅查處一批違法違規案件,對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渤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等5家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員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合計罰沒38789.9646萬元。
其中,金融機構涉及企業貸款和小微貸款的業務亂象是重點整頓內容。銀保監會對中國銀行、民生銀行、渤海銀行開展的支持民營企業及小微企業重大政策落實專項現場檢查中發現,上述機構存在貸款資金被挪用、統計數據不真實、重大關聯交易審議程序不規范等違法違規行為。
具體來看,渤海銀行的違法違規情況包括將銀行員工、公務員等個人商用房貸款計入普惠型個體工商戶或小微企業主貸款統計口徑等;中國銀行違法違規事實包括小微企業貸款資金被挪用于房地產領域,向銀行員工和公務員發放個人經營性貸款等;民生銀行違法違規事實包括小微企業貸款資金被挪用于房地產領域等。
銀保監會對中國銀行總行罰款1600萬元,對分支機構罰款1680萬元,并對2名責任人員分別予以警告;對民生銀行總行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6672.462萬元,對分支機構罰款2300萬元,并對2名責任人員分別予以警告;對渤海銀行總行罰款430萬元,對分支機構罰款1230萬元,并對1名責任人員予以警告。
同時,銀保監會還對建設銀行、渣打中國開展的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有效性現場檢查中發現,上述機構存在服務收費質價不符、貸款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理財業務投資運作不合規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銀保監會對建設銀行總行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7341.5626萬元,對分支機構罰款12550萬元,并對9名責任人員分別予以警告、罰款的行政處罰;對渣打中國總行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3625.94萬元,對分支機構罰款1340萬元。
據了解,自各地房貸利率下調,金融市場出現了較多經營貸轉貸亂象,增添了小微企業貸款資金被挪用的隱患。有市場消息稱,近期深圳已經出手整頓經營貸轉貸,監管約談部分銀行,要求加強合規審查。
央行發布的《2023年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4.9萬億元,同比多增9227億元,創下單月新增信貸投放新高。其中,住戶貸款增加2572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4.68萬億元。隨著經濟復蘇,實體融資需求上升,金融機構應守牢業務底線,為包括小微在內的主體提供金融支撐,從而激發主體活力。
銀保監會也表示,下一步將依法從嚴實施行政處罰,嚴肅市場紀律,規范市場秩序,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督促銀行保險機構合規經營、穩健發展,助力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聲明: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只為傳遞更多信息!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任何人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