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子行業由于與棉花、石油相關,有一定的周期性,下游子行業有傳統的銷售淡旺季之分。整個產業鏈靠近下游的毛利率較高,呈現出品牌商、銷售商利潤高于加工生產商的態勢。
銷售規模穩定,零售增長較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 年,在相關部門及時出臺的一系列促消費政策及開展的各種促消費活動下,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4萬億元,市場銷售規?;痉€定。隨著新型消費的快速發展,網上零售占比穩步提升。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全國網上零售額 137853 億元,比上年增長 4%。其中,實物商品線上零售額 119642 億元,增長 6.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 27.2%。
產業鏈韌性凸顯,內銷不及出口
海關數據顯示,2022 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達 3233.4 億美元,同比增長 2.6%(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 5.9%)。其中,紡織品出口 1479.5 億美元,同比增長 2.0%(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 4.9%)。
服裝出口 1754.0 億美元,同比增長 3.2%(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 6.7%)。在新冠肺炎反復、海外通脹壓力、需求水平偏 弱等多重因素影響下,2022 年服裝出口仍保持一定增長,體現了我國紡織品服裝產業鏈競爭力強、韌性大的特點。
相較于服裝出口,我國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 2022年震蕩上漲,但總體延續了近年來的下跌走勢。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 13003 億元,同比下降 6.5%。
產能利用率下降,生產增速放緩
2022年,受國內新冠肺炎反復、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更趨復雜等因素影響,紡織行業生產經營情況有所波動、產能利用率有所下降。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紡織業、化纖業產能利用率分別為 77.2%和 82.3%,較上年同期分別回落 2.3 個百分點和 2.2 個百分點,但仍高于同期全國工業產能利用水平。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減少 1.9%,增速較去年回落 6.3 個百分點。
數字經濟推動企業數智化轉型
近年來,傳統紡服企業借助數字經濟賦能,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邁進,“互聯網+紡織”有望成為我國紡服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之一。
行業所屬企業在數字化升級以及區域布局調整等領域的投資快速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 年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 25.3%,呈現出行業發展的韌性。核心企業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廣等領域不斷投入并取得較大進展,激發行業運行活力和消費市場潛力。
智能制造是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主攻方向,企業通過智能化設備組建智能化生產線,建立數字化管理體系,通過數字化系統監控全生產流程,通過智能優化流程提高生產效率,提升訂單響應速度,降低損耗,減少用工成本。
當前,政府部門及紡服行業組織全面開展引導和服務紡服企業從傳統制造業走向數智紡織,行業產業鏈供應鏈持續優化,提質增效作用明顯。
運動服飾行業持續景氣
根據歐睿國際預測,全球運動零售市場規模未來幾年復合增速仍將保持較高水平,至 2026 年達到 9554 億美元,景氣度領跑服飾行業其他主要細分市場。
我國運動服飾市場成長性更佳,消費滲透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歐睿國際預計,2022年我國運動服飾市場規模為3627億元,同比增長2.2%,預計2027年將達到5514億元, 2022-2027年復合增長率達8.7%。
隨著我國接連出臺的一系列體育產業相關政策,如《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 年)》 、《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 年)》等以及一系列體育賽事的帶動下,消費者的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全民健身運動持續普及、運動群體不斷擴大,助推運動服飾行業保持較快發展。
國際運營環境對行業影響
2022 年全球主要經濟體通脹加劇、紡織服裝、服飾等需求減弱等因素影響,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出口承壓,呈現前高后低趨勢。上半年紡織品及服裝出口延續 2021 年高景氣度,整體實現穩步上漲;三季度以來,受短期 供給能力下降、庫存高企、需求減弱、訂單轉移等因素影響,出口額不斷下降。
2022年受海外通脹壓力、主要經濟體頻繁加息等因素影響,消費者對紡 織服裝的需求和購買量有所下降,行業企業庫存高企,拋售壓力增加,相關大宗商品的價格雖承壓下行,但同比而言仍高于新冠肺炎前的價格水平。
紡織服裝行業屬于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對人工需求較大,在經濟、技術水平提高等因素催化下,我國紡織服裝行業逐步轉型升級,勞動力成本相應提高,且常常遭遇用工荒,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生存壓力。
國際主要消費市場通脹高企、庫存增加,去化周期拉長,疊加歐美央行頻繁 加息,導致市場需求轉弱,進口商采購意愿相應降低,行業企業普遍存在較大的出口壓力。而地緣沖突則造成能源領域 動蕩加劇,導致原油價格呈顯著上漲態勢,一定程度上可能帶動大宗商品價格齊步走高,后續局勢的持續緊張預計將影響海運服務,加劇了國際航運緊張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