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5月24日訊(記者 黃心怡)受兩則消息影響,科大訊飛5月24日午后股價跳水,盤中一度跌超9%,截至當日收盤,公司股價報56.57元/股,收跌4.26%。對此,科大訊飛相關負責人回應《科創板日報》記者稱:股價下跌系某生成式AI寫作虛假小作文導致,謠傳風險為不實消息。
此前,一則“科大訊飛被曝涉嫌大量采集用戶隱私數據,將其用于人工智能研究,引發了公眾的強烈不滿和抵制”的報道被廣為流傳。經記者調查發現,該消息為通過生成式AI生成的文章內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這篇原始問答中,提問者要求AI撰寫“一篇科大訊飛出現重大風險的警示文”。
AI回答如下:近期,科大訊飛被曝涉嫌大量采集用戶隱私數據,并將其用于人工智能研究。這一事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爭議,給公司的聲譽和業務帶來了極大的沖擊。
從生成的內容來看,生成式AI產生的文章語句較為通暢,確實能起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之后,科大訊飛還在互動平臺回應投資者稱:使用大模型編造虛假信息屬于違法行為,將受到法律制裁。當前已有刑事案例。對于惡意抹黑、捏造虛假信息,損害我司名譽權的機構或個人,公司會借助法律武器保護公司和投資者利益。
另一則網傳消息與科大訊飛進入“實體名單”有關。該消息稱:美國正在考慮是否將科大訊飛、美亞柏科等加入“實體名單”,禁止它們使用美國的組件或軟件。而記者查詢發現,該新聞為2019年5月的舊新聞。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生成式AI編假新聞,在國內已有先例。
不久前,一篇題為《今晨甘肅一火車撞上修路工人致9人死亡》的“新聞”在網絡流傳。經警方判定,這是一篇假新聞。
起因是廣東的一家自媒體公司的法人代表,利用ChatGPT人工智能軟件把搜集到的新聞要素修改編輯后,上傳至其購買的百家號上非法獲利。目前,嫌疑人已經以涉嫌尋釁滋事罪被公安機關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對此,利用AI生成虛假信息會面臨的法律責任,匯業律師事務所史宇航律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編造者肯定會涉嫌侵犯名譽權,另一方面,如果嚴重,可能會觸犯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這屬于刑事責任。
“在這些案例里,用大模型編造謠言和拍腦袋編造謠言沒有本質區別。”史宇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