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進賬6000萬,創業者涌入,投資人卻很猶豫
一個飛盤幾十塊,這門生意好做嗎?
北京一位飛盤創業者顧申告訴投資界,在全民健身的浪潮下,飛盤是一項可以類比大球類產業鏈的運動。目前,飛盤既可以做成高精尖的職業或半職業團隊,也可以是面向老百姓的全民健身項目俱樂部,甚至是一個社交平臺。
2021年,當時在國企工作的顧申開始接觸飛盤,最初這一運動只在小圈子里流傳,當看到飛盤出現在社交平臺上時,顧申嗅到了商機。經過前期調研評估后,2022年初,顧申與三位朋友兼職創辦了一家飛盤俱樂部。
一個季度過去,顧申的飛盤俱樂部已經開始盈利。
顧申介紹,俱樂部每周有固定的活動場次,接待過騰訊、字節跳動這一類的互聯網大廠部門團建,因為最近飛盤在社交媒體上爆火,俱樂部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態,不少客戶都需要搶票。不久前,俱樂部還與平臺達成了戰略合作,拿到了部分贊助。在顧申看來,這一行業的前景十分可觀。
此外,以飛盤產品銷售為主的產業也在壯大。某電商平臺上,飛盤專賣店數量在這兩年內迅速增長,處于頭部的幾家店鋪均表示,這一年中銷售情況均十分可觀。此前有媒體報道,國內一家頭部飛盤產品銷售公司2021年的營收接近6000萬元,每年基本保持150%到200%的增長。
這波熱潮賺到錢的人不止于此。現在,各個大牌也蹭上了飛盤的熱度。此前,迪卡儂曾在多家門店為飛盤專設陳設區;飛盤運動中所衍生的手套、運動鞋、瑜伽褲的品牌Salomon、lululemon、Hoka等銷量大增;361度、香奈兒等品牌均推出飛盤聯名的潮玩及數字藏品,有產品高達上萬美元。
天眼查顯示,我國目前有350余家飛盤相關企業,截至6月8日,我國今年已新增15余家相關企業,同比去年增長70%。這之中,超6成相關企業為有限責任公司,24%為個體工商戶,9家相關企業有過融資歷史。
飛盤火了,但不少投資人依然很謹慎。有飛盤從業者表示,偶爾能與幾個投資人接洽,但他們對盈利模式和行業前景都處于觀望態度。賽道大火之后,目前還沒有一家飛盤相關企業出現融資動態。
另一邊,在風口時期成立的俱樂部和電商小店,同樣有著對行業前景的擔憂。
一家規模不大的俱樂部創始人坦言,“一家家俱樂部來搶生意,可愁死了”。事實上,在北京、上海等飛盤產業興起較快的城市,如何在幾乎同質化的活動中增加新意,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從而保證持續的盈利能力,依然是這些俱樂部要面臨的問題。
王琳的男友在一家以活動為主的傳媒公司任職,此前公司關注到了飛盤在社交媒體上的熱度,計劃做一個以飛盤為主題的活動,最終這一活動卻未能落地。他總結道,雖然網上一些年輕人對此十分追捧,但飛盤在三四線城市的普及程度并不高,而尋找合適的場地也是一大難題,“一兩次活動或許看不到問題,但要長期以此盈利,熱度過去還不知道機會在哪。”
場地緊缺,這一項網紅運動的生命力堪憂。
VC開始投瑜伽褲,千億女性運動賽道崛起
“很明顯,飛盤一定會帶火瑜伽褲。”有網友調侃稱,自己還沒開始真正了解飛盤,就已經刷到滿屏的瑜伽褲。
“飛盤是一項門檻特別低的活動。”專門做飛盤活教學的從業者向投資界介紹,前期只需要掌握三個抓飛盤和一個丟飛盤的動作,動作簡單易學。如果涉及比賽,在整個過程中不需要裁判,僅憑參賽者的自覺,有的賽后還會給雙方的賽場精神打分。相比足球等運動,飛盤不用進行大量奔跑,唯一的規定就是不能有身體觸碰,這也為男生女生混合玩提供了便利。
一位老飛盤運動者表示,“對于沒有接觸過飛盤的人,他們看到的就是滿屏的瑜伽褲。”在他的印象中,鮮少看到哪一項運動像飛盤這樣能夠吸引著大量年輕女性參加。但目睹這一幕,VC看到的是一條女性運動賽道正在崛起。
正如瑜伽褲。2022年5月,科技智造輕運動服飾品牌COCOFIT宣布獲得超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險峰長青領投。從瑜伽褲開始,COCOFIT相繼研發了“彈·系列”、“羽·系列”等產品,在天貓上,COCOFIT銷量最好的一款產品為價格134元的“鯊魚褲”,月銷超1000條。
更早之前,輕運動生活方式品牌「焦瑪」宣布完成由協立投資領投,千帆明月資本跟投的天使輪融資,融資金額達千萬級。「焦瑪」由原韓都衣舍電商操盤手徐曉鋒創立于2021年,瞄準千億運動休閑服飾市場。據品牌官方介紹,其主打產品為2022年1月上線天貓旗艦店的首款產品——裸感瑜伽褲,售價329元。
這是一條不容小覷的賽道。以售價近千元的瑜伽褲切入,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lululemon長成了運動服飾中的“新巨頭”,其市值一度達到600億美元。如今,女性們穿著瑜伽褲打球、玩飛盤,隨處可見。
不過,自從飛盤爆火后,足球場供不應求,飛盤玩家們搶占了球場,也讓不少足球愛好者怨聲載道。
虎撲和微博上,關于飛盤和足球場的爭議愈演愈烈。“運動五分鐘,拍照兩小時”、“玩飛盤為什么要占用足球場”、“又是一個在小紅書走紅的流量密碼”、“到底是運動還是去相親”……一時間,關于“飛盤媛”、“瑜伽褲”、“搶占足球場”、“高端相親局”的話題在社交平臺上討論得沸沸揚揚。
但這樣的觀點也引發了不少飛盤愛好者的反感,大家集體聲討冠以“媛”這類有攻擊性的稱呼。新手趙辰希表示,“運動時穿瑜伽褲、出去玩化妝拍照發朋友圈,只要沒有干擾到別人就無可指摘。運動精神需要尊重,人同樣需要尊重。”
“與其他網紅活動不同的是,飛盤應該是是爭議最大的運動。”顧申向投資界表示,這是他目前最擔心的問題。這一問題也同樣困擾著行業里的其他創業者。
7月7日,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發布通知稱,擬于2022年下半年舉辦首屆中國飛盤聯賽。“這條通知出臺給了我們一針強心劑。”顧申說,當時飛盤從業者朋友圈一片歡天喜地。
“盤不落地,永不放棄”——不少飛盤愛好者都提到了飛盤精神。只不過,井噴式的發展往往伴隨著更多的爭議,不論是純粹的愛好還是商業變現,飛盤的未來都還沒有真正落地。
讓飛盤再飛一會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