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8月5日電 (牛朝閣)近日,海爾旗下的筆記本廠商青島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雷神科技”)啟動了從新三板到北交所的“跨板”之旅。
雷神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擬投入7000萬元的募集資金用于償還銀行貸款,而這筆金額約占總募集資金的12.96%,此外還將擬投入1.4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約占總募集資金的25.93%,而兩項相加則要用掉38.89%的募集資金。
海爾間接控股,2021年營收26億元
(資料圖片)
據招股書披露,雷神科技的主要產品包括筆記本電腦、臺式機、外設及周邊(包括顯示器、鍵盤、鼠標、耳機等)。目前,公司已有“雷神”和“機械師”兩個計算機硬件品牌以及主要面向商用辦公和國產信創場景的“海爾”計算機硬件品牌體系。
年報顯示,雷神科技2021年度營收為26.42億元,同比增長17.21%,毛利率為12.26%,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773萬元,同比增長27.94%,基本每股收益為1.55元。
具體來看,報告期內,雷神科技主營業務筆記本電腦、臺式機、外設及周邊的收入分別為18.9億元、20.4億元、25.7億元。
據雷神科技公布的業績預報,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雷神科技實現營業收入6.39億元,同比增長17.45%,凈利潤1226.64萬元,同比下降6.69%,基本每股收益為0.2453元。
股權方面,從招股書來看,蘇州海新直接持有雷神科技35.80%的股份,為控股股東。而蘇州海新為海爾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此外,海爾集團還通過間接控制海立方舟控制雷神科技2.2238%表決權,合計控制公司38.02%表決權,是雷神科技實際控制人。另據公開資料,雷神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海爾集團“人單合一”模式下投資孵化的明星創客公司。
電競電腦全國銷量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雷神科技在招股書中引用了一段來自QY Research的研究報告數據,稱在2020年度,雷神科技在國內電競筆記本電腦及臺式機市場的銷量份額達到8.87%,位列第三,僅次于聯想、戴爾;銷售收入份額達到 7.83%,位列第四,僅次于聯想、戴爾、惠普。
而這段“全國銷量第三”的數據引用也招來了北交所關于該數據是否為定制、付費數據的問詢。
“說明發行人引用第三方機構行業數據的權威性與獨立性,說明是否為定制、付費數據,能否公允反映發行人所處行業情況;結合發行人聘請第三方機構的具體服務內容、招股說明書行業數據選取來源等,說明發行人招股說明書披露內容是否存在誤導性陳述?!北苯凰趩栐兒斜硎?。
前述數據是否為定制付費數據?近日“V觀財報”致函雷神科技,雷神科技回復稱,“正在準備北交所問詢函的回復工作,還請耐心關注后續披露的問詢回復內容?!?/p>
據悉,雷神科技的生產模式分為外協生產和自產,年報顯示其2021年8月才開始在東莞自建生產線,當年自產筆記本與臺式機合計產量為3.82萬臺,合計銷量3.24萬臺,外協加工產品產量為55.55萬臺,合計銷量51.91萬臺。
而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預計2021年電競筆記型計算機出貨量為 1479 萬臺,且成長動能主要來自華碩、聯想、微星、宏碁、戴爾與惠普等六大電競品牌,總計其余電競品牌出貨量不足100萬臺,占比僅約6.7%。
近13%的募資資金用來還貸
雷神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擬投入7000萬元的募集資金用于償還銀行貸款,而這筆金額約占總募集資金的12.96%,此外還將擬投入1.4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約占總募集資金的25.93%,而兩項相加則要用掉38.89%的募集資金。
據2021年年報顯示,2022年,雷神科技共有6筆貸款到期,總金額為2300美元。截至2021年底,負債合計共8.06億元。
雷神科技也在招股書中進行了風險提示,“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3960.05萬元、6355.80萬元和3534.95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 4.01%、7.05%和 2.98%。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應收賬款的總量可能會進一步增加,如果客戶集中遭遇財務狀況惡化、經營危機或公司與相關客戶合作關系發生惡化,公司應收賬款可能不能按期收回或無法收回而發生壞賬,將對公司業績和生產經營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這也招來了北交所的問詢,在問詢函中北交所要求雷神科技解釋回款、壞賬、現金流量及貸款情況,對于補充流動資金則要求其說明主要用途、合理性和必要性。(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羅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