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經緯8月30日電 河南省人民政府網站30日發布《高質量推進信用河南建設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提出,建立村鎮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重點高風險機構名單制管理機制,嚴厲打擊逃廢金融債務、非法集資。
開展重點領域信用建設提升行動上,《方案》稱,建立健全政府守信踐諾機制。深化政府采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招投標、招商引資、地方政府債務、統計等領域政務誠信建設,督促政府部門和公職人員全面依法履行職責,嚴格履行依法訂立的各類合同、向社會作出的承諾和會議紀要批復文件承諾事項,嚴禁以政府換屆、機構改革、相關責任人調整等為由“新官不理舊賬”。
打造一流金融信用生態方面,《方案》指出,從信用信息和金融機構兩個方面發力,建立規范、高效、安全的信用信息共享機制,為銀行、保險、擔保等金融機構和供應鏈核心企業提供標準化、公益性基礎信息服務,助力金融機構提高中小微企業信用評價和風險識別能力,綜合運用公共信用信息、市場信用信息和內部信息資源創新金融產品。
同時,探索信用支持重點領域金融創新。發揮供應鏈金融穩鏈補鏈強鏈作用,支持金融機構開展以賬單、倉單、運單為核心的物流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創新。
《方案》還明確,營造良好區域金融信用環境。加強金融監管、行業運行和風險預警等信息共享,針對重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上市公司、金融科技企業等,健全重大風險信息通報、會商研判機制,確保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處置。建立村鎮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重點高風險機構名單制管理機制,嚴厲打擊逃廢金融債務、非法集資。開展“征信修復”問題專項治理,整治假借“征信修復”“征信洗白”等名義招搖撞騙行為。
此外,加強養老服務領域信用建設。建立覆蓋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的信用管理體系,通過信用中國(河南)網站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河南)向社會公示養老機構登記備案、行政處罰、抽檢結果等信息。(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