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五艘航母集結,北約又有新動作!
據媒體報道,北約多國海軍在大西洋(行情600558,診股)和地中海舉行大規模聯合演習,目前已匯集了美英法意四國海軍的五艘航母,以及眾多護航軍艦。北約發言人瓦娜·倫杰斯庫指出,在俄烏沖突背景下,“這些航母提供了威懾力”。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白宮21日發表聲明稱,美國總統拜登于當地時間20日晚宣布美國紐約州進入緊急狀態,并下令給予該州聯邦援助,以幫助當地對抗暴風雪。
此外,美國又有惡性槍擊事件發生。19日深夜,美國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市一家夜店發生槍擊事件,已造成5人死亡、至少18人受傷。拜登20日發表聲明稱,美國必須解決各種形式的槍支暴力問題。
北約五艘航母集結在歐洲海域
11月份,北約多國海軍在大西洋和地中海舉行大規模聯合演習,目前已匯集了美英法意四國海軍的五艘航母,以及眾多護航軍艦。航母活動將包括反潛作戰和空戰演習,甲板對甲板的飛機轉移和海上補給等科目。
據北約方面介紹,美國海軍“福特”號航母,已經抵達北大西洋海域。英國皇家海軍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11月10日離開樸次茅斯港,前往北大西洋進行演習。
參考消息網援引法國媒體20日報道稱,在地中海,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母11月15日離開土倫港,前往北約東翼執行威懾性巡邏任務,并將在中東地區開展反恐行動。在該海域的還有意大利海軍“加富爾”號航母和美國海軍“布什”號航母。
北約發言人瓦娜·倫杰斯庫表示,這些部署“表明我們有能力在整個聯盟中投射力量并迅速增援盟國”。她指出,在俄烏沖突背景下,“這些航母提供了威懾力,有助于保持我們的海上交通線暢通”。
拜登宣布紐約州進入緊急狀態
據央視新聞消息,11月21日,美國白宮發表聲明稱,美國總統拜登于當地時間20日晚宣布美國紐約州進入緊急狀態,并下令給予該州聯邦援助,以幫助當地對抗暴風雪。
聲明稱,紐約州自11月18日開始經受嚴重的暴風雪,暴風雪帶來了一系列的緊急情況。
此前,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于當地時間19日報道稱,美國紐約州西部地區的暴風雪已經造成至少3人死亡。
紐約州州長凱茜·霍楚爾在19日舉行的新聞簡報會上表示,紐約州在24小時內的降雪量打破歷史紀錄,目前該州已有1600多名用戶停電。她表示,已啟動150多名國民警衛隊成員協助應對暴風雪天氣,并將簽署一項聯邦緊急情況的請求為該州提供聯邦資金援助。
霍楚爾同時強調紐約州暴風雪嚴重地區的旅行禁令仍然有效并敦促民眾待在家中不要外出。
德國:已向波蘭提供“愛國者”反導系統
德國國防部長蘭布雷希特表示,柏林已向波蘭提供“愛國者”(Patriot)反導系統,以幫助波蘭在爆炸案后保護其領空。
11月21日,據中國新聞網援引路透社報道,蘭布雷希特在接受德國《萊茵郵報》采訪時稱,“我們已向波蘭提供支持,提供了我們的歐洲‘臺風’戰斗機和‘愛國者’防空系統來確保領空安全。”
此前11月15日,波蘭東部靠近烏克蘭的邊境地區發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北約次日召開緊急會議,隨后表示,根據初步分析,墜入波蘭境內的導彈可能是烏軍向來襲的俄羅斯導彈發射的,美方也表示導彈可能來自烏克蘭。
自2月以來,北約一直著手加強東歐的防空力量。10月,以德國為首的北約聯盟國啟動了一項聯合采購防空系統的倡議,以應對多重威脅。當前,德國軍隊有12座“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其中2座部署在斯洛伐克。
美國夜店槍擊事件致23人死傷
美國又有惡性槍擊事件發生。據環球網援引《華盛頓郵報》當地時間20日報道,美國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市警方稱,該市一家夜店19日深夜發生槍擊事件,已造成5人死亡、至少18人受傷。
對此,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最新報道說,美國總統拜登20日在白宮網站發表聲明稱,美國必須解決各種形式的槍支暴力問題。
拜登在聲明中稱,“今天,美國又有一個社區因槍支暴力而心痛欲裂。更多家庭的餐桌旁留下了一張空椅子,他們的生活中出現了無法填補的空洞”。拜登稱,他和夫人吉爾·拜登為這起槍擊事件中遇難者的家庭以及傷者祈禱。
“我們什么時候才會覺得我們已經受夠了?”拜登還稱,必須解決各種形式的槍支暴力這種“流行病”。他說:“除采取其他歷史性行動外,今年早些時候我還簽署了將近30年來最重要的槍支安全法案。我們必須做更多的事情。我們需要頒布攻擊性武器禁令,以使美國街頭遠離戰爭武器。”
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20日數據顯示,美國今年已有超過3.9萬人因槍支暴力失去生命。
橋水基金創始人:美聯儲加息負面效應外溢
據新華社報道,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日前接受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美聯儲激進加息負面效應外溢,造成歐洲面臨兩難經濟抉擇,一些發展中國家經濟也受到影響,美元作為重要儲備貨幣的吸引力下降。
針對高通脹,美聯儲今年以來轉向貨幣緊縮政策,連續激進加息。達利歐認為,僅靠貨幣緊縮很難從根本上控制通脹。因為通脹將造成民眾購買力下降,而貨幣緊縮政策則會削弱需求,進而傷害經濟。美聯儲需要折中協調,而非走極端。
他表示,美國政府采取的所謂“友岸外包”、科技行業出口限制等逆全球化政策將持續造成供給受限,導致通脹問題更加頑固。
美聯儲激進加息外溢效應也影響到歐洲。達利歐認為,歐元區此前盡管沒有像美國一樣“大水漫灌”般超發貨幣,但歐洲央行目前也面臨加息壓力。“美國現在緊縮的力度更大,而歐洲并沒有同等幅度緊縮,造成貨幣貶值,歐洲通脹相比美國更加嚴重。”
達利歐認為,歐洲央行如果不能跟上美聯儲加息力度,歐洲將遭遇更嚴重的資本出逃,歐元也會進一步走低。此外,達利歐認為,部分發展中經濟體在緊縮貨幣環境中受創最大,這些國家美元債務負擔不斷加重。
達利歐預測,未來出于對美元被武器化的恐懼等,美元作為財富儲藏手段的吸引力將變得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