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金融界12月26日消息 由金融界主辦的“第十一屆領航中國年會”于12月26日至30日召開,北京麗澤商務區管委會為協辦單位,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作學術支持。本屆年會以 “重建信心,向新而行”為主題,旨在為經濟社會帶來方向和希望。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豐臺區人民政府相關領導以及來自金融機構、實體企業、學界相關的百余位重量級嘉賓蒞臨年會,圍繞全球經濟走勢、金融行業創新發展、上市公司數字化轉型、雙碳戰略前行路徑等話題展開探討。
物美集團創始人、多點DMALL創始人張文中出席論壇,在《新機遇 | 中國式現化化與實體經濟》環節發表演講指出,中國經濟雖然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但是發展潛力依然巨大。在他看來,只要宏觀經濟政策到位、企業家精神煥發、創新迸發新的活力,中國經濟一定能夠重新走上快速、穩健、健康的增長軌道。
數字化轉型將釋放中國經濟發展潛力
張文中指出,數字化對于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進入數字時代,人人在線、事實在線、物物在線,好的企業都是靠數據驅動,任務到人,逐級解決,實時響應,推動企業各項工作。在他看來,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擁抱數字化程度還有待加深和提高。中國企業真正進入數字時代,逐步獲得數字化紅利,中國經濟也相應會大有起色,成長空間將會進一步拓展。
“數字化是人類的未來,必須充分把數字經濟潛力發揮出來。”張文中指出,在新時代發展實體經濟,需要全面擁抱數字化,并以數字化為底層進行創新。在他看來,全面數字化和徹底回歸商業本質是一體的,完全可以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數字化是零售行業重要支柱和抓手
具體到其所處的流通產業,張文中指出,數字化更是重要的支柱和抓手,能夠彌補零售企業競爭力不足的狀況。他分析,雖然老百姓(行情603883,診股)生活習慣、購物模式已經發生巨大變化,但是大量零售企業和消費者交流的方式還停留傳統模式。許多營銷手段變得不再有效,傳統零售企業面臨失去原有商戶、銷售下降,甚至關門倒閉等困境。
張文中分析,過去零售企業往往通過報紙、電視廣告觸達消費者,但是進入數字化時代,消費者更看重“一對一”的交流。傳統零售企業如何做到“一對一”和消費者交流?張文中指出,首先要建立數字化會員體系,從而具備點對點交流的能力。這就意味著,零售企業要進行徹底的數字化轉型。
張文中以自身實踐,分享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經驗。其2015年創辦的多點Dmall,取得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嘗試較大成功。以北京物美為例,現在線上銷售已經達到36%,并處在盈利狀態。麥德龍兩年前線上銷售不足1%,現在全國整體已經達到26%,一些地區甚至超過40%。
在物美和麥德龍,消費者通過APP自助收銀臺結賬,這樣會員消費者同時成為零售企業的APP用戶。“這個APP不但可以在店里用,還可以回家下單,線上線下(行情300959,診股)行為徹底一體化了。”
張文中同時強調,多點絕不是給物美一家用,事實上多點已經服務一百多個零售企業,一萬家商場。例如,711、惠康超市、萬寧藥店、鍋圈等,一大批優秀零售企業成為多點多年的用戶。很多新創業企業干脆不買設備,直接使用多點提供的開店服務,“不用雇人、插入即用,成為標準的SAAS。”
金融機構應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
張文中指出,當前經濟形勢下,金融和實業合作極其重要。疫情剛剛發生時,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迅速采取行動,對于保供企業和民生關鍵企業安排低息和定向貸款。
比如當時由于疫情影響,普遍出現貨源不足,物美和中糧、京糧、伊利等大型企業簽訂戰略合同。金融機構在有關部委引導下大力支持,給予快速、低息貸款,迅速把供應鏈打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對全國保供起到重要作用。
張文中指出,今天又處在關鍵時期,金融機構還應該挺身而出,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