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王俐燃
(資料圖)
攝影記者 劉中燦
當前,正值火熱的校招和社招季。專業不對口如何找到好工作?如何在面試中更好地表現自己?大學生如何利用好時間實現彎道超車?
5月25日,共青團湖北省委特約大學生就業指導導師魏超、馬宏飛做客楚天都市報《市民有約》欄目,一個小時的時間里,熱線電話響個不停,針對大家的疑惑,兩位老師結合自身經驗,分別從校園和企業角度為大家答疑解惑,在就業“大考”前為畢業生們保駕護航。
從左至右依次為:主持人、魏超、馬宏飛
錯過秋招莫慌張
小型專場比大型廣招更易“中標”
“看到大家紛紛拿到了offer,我的心里又急又無能為力,甚至連在哪里獲取招聘信息都不知道。”來電的王同學苦惱地說。王同學是一名應屆畢業生,過去的一年一直在準備考研,如今得知考試成績不理想,便想轉頭尋找工作,沒想到這一轉身反而迷茫了起來,大多數同齡人們都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而和書本做了一年“伙伴”的自己在招聘時就有些手足無措了。
針對王同學的情況,魏超首先給予了她鼓勵“無論怎樣,自信很重要”。魏超介紹,雖然秋招已經過去了,但是對于很多企業來講,仍然處于全年的招聘季,這就需要畢業生自己多多關注職場的信息。
“可職場信息這么多,我現在了解會不會來不及了呀。”在王同學的追問下,馬宏飛給她出了個“妙招”,他告訴王同學,一般招聘會人數和企業種類太多,在其中找一份心儀的工作對于之前沒有就業準備的同學來說難免有些“大海撈針”了,“這時候就要將目光鎖定到人數少的專場招聘會上,將自己大學期間的優勢和特長梳理清楚后與各個專場招聘會進行匹配,以此來提高成功率。”
馬宏飛介紹,團省委目前已經和多所高校合作開展了多場人數控制在50人以內的專場招聘會,王同學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參與感興趣的專場招聘。“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也很重要。”馬宏飛表示,許多單位都為畢業生們設置了見習崗,這些單位會募集多個大型國企事業單位的實習見習崗,再將崗位提供給大家,以此在實習過程中幫助大家提升職業能力。“特別是這種因為備考研究生錯過了大三暑假實習的同學,都可以到相關單位的實習崗鍛煉自己。”他介紹,團省委今年以來募集了將近2萬個大型國企事業單位的實習見習崗,專門針對此類同學,相關信息可以在官網查詢。
魏超接聽來電
跨專業就業沒自信
專家建議:利用好本專業特點,可將“劣勢”變“優勢”
劉同學所學專業為金融,卻一直想成為一名英語老師,并通過自己努力考取了初中英語的教師資格證,在校期間也獲得了很多英語領域的大賽獎項。但作為一名非師范非英語專業的“雙非”學生,面對已經到來的就業“大考”,她感到十分緊張。了解到她的不安,魏超立馬給她吃了一顆“定心丸”,“你既然考取了相應科目的教師證,這說明你是完全符合且能勝任這樣一份工作的,所以在競爭力這一塊根本不用擔心。”她告訴王同學,在職場中,勝任力的匹配尤為重要,這和專業是否對口毫無聯系,“若是你成為一名英語老師,那在課上案例分享中便可以用到本專業的知識,你就會比師范專業出身的老師多一些金融和經濟領域方面的知識,這就是你的優勢了。”
魏超還提到了另一個方向,“一些國際學校中都會設置經濟和金融專業,這是需要英文授課的,你可以結合自身的專業和興趣來做出最適合你的選擇。”
此外,魏超還給劉同學提了一些建議來幫助她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她建議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劉同學可以多參加一些支教活動來鍛煉作為一名老師所要具備的能力和素養。
“當你有了教師證,又有了匹配職業的素養和能力,那找起工作來可以說是完全是沒有壓力的。”魏超說。
馬宏飛接聽來電
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以何為重?
專家:順序排好兩者皆可得
“缺少成對同學們既要規劃自己的學業,也要了解象牙塔之外的世界。既要培養學術能力,也要提升職業能力,這樣才能為就業做好高質量準備。馬宏飛在接到李同學來電時這樣說,李同學在校期間專注于學習,成績排名在全系前10名,拿過很多專業性獎項,但基本上沒有參與過社會實踐及實習,現在到了招聘階段,感覺自己的簡歷與其他同學的相比很是寡淡,她想咨詢兩位老師,求職簡歷怎樣寫才能體現出自己的優勢,是否需要抓緊時間去補充實踐經歷。
對此,魏超認為,與其花時間在補充實踐經歷上,不如在簡歷當中將自己的優勢最大化,她建議李同學將自己在校期間參加的比賽進行歸類,“你可以仔細想想自己在比賽中承擔的是何種角色,在團隊競賽中負責什么工作、收集了多少數據、利用了哪些專業工具進行采樣或分析,也就是將比賽當成你的實踐經歷來總結和呈現。”另外,魏超提到社團及班級活動也能體現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每一個活動的圓滿開展都離不開每一個同學的參與。你雖然不是一個組織者或協調者,但可以凝練出作為參與者的個人感受。這些便能讓自己的簡歷豐富起來。”魏超說。
除李同學外,讀者聶先生的弟弟也有類似的苦惱,他讀大學二年級,還未在考研升學和就業當中做出抉擇,在有限的時間中,聶先生想知道怎樣才能讓弟弟在學習校內知識和參與校外實踐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對此,馬宏飛做出了這樣的回答“這兩者不矛盾,但如果一定要有一個優先次序的話,我建議還是要把專業知識放在首位。”馬宏飛根據自己做人力資源工作的經驗給聶先生做出了完整的分析“學好自己本專業知識日后是可以遷移的,無論畢業后從事的工作是否對口,你本身所學的專業對你的工作是有支撐的,甚至會成為一種差異化的競爭力。”
馬宏飛建議聶先生的弟弟在上課時間認真鉆研專業知識,掌握一套完整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模式后,再利用寒暑假時間參加實習實訓,以此來檢驗自己對某一個崗位、行業的勝任程度,只有把兩者的順序排好,能夠兼顧,才能為自己的就業做出最充分的準備。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