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記者張佩
(相關資料圖)
面對跌跌不休的股價,安防龍頭海康威視(002415)(002415.SZ)發布重磅回購預案“救市”。
9月15日晚間,海康威視公告,擬20億元至25億元回購股份,回購用途為依法注銷減少注冊資本。
在二級市場上,海康威視股價正處于低迷期。截至9月15日海康威視股價報28.99元/股,較年初下滑43.72%,相較于去年七月高位更是下滑了58.31%。
股價跌跌不休與業績表現不無關系。今年上半年,海康威視增收不增利,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57.59億元,同比下滑11.14%,這也是其公開經營業績數據以來首次出現凈利潤下滑。
不過,即便是經營承壓,海康威視依舊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上半年研發費用達46.75億元,同比增長20.56%,占營收比重增至12.55%。
年內股價已跌超四成
最新公告顯示,海康威視擬20億元至25億元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40元/股,預計回購股份數量5000萬股至6250萬股。
與絕大多數公司回購股份用于股權激勵或者員工持股計劃等不同,海康威視本次回購的股份將依法注銷,減少注冊資本。通常認為,回購股份依法注銷,對應的股本減少,但公司凈資產與盈利均總額沒變,相應的每股凈資產及盈利將有所提高,對應股價將會有所上升。
在披露此次回購股票的消息之前,海康威視也確實正陷入股價“跌跌不休”的泥淖中。
在二級市場上,截至公告發布當天,也就是9月15日,海康威視收盤報價每股28.99元,較年初51.51元/股已經下滑了43.72%,相較于去年七月中旬69.54元/股的高位更是下滑了58.31%。這也就意味著,海康威視的市值從去年七月的6299.8億元峰值跌落到2734.69億元,蒸發超3500億元,其蒸發市值甚至超過了公司現存市值。
9月16日,受回購消息影響,海康威視股價出現一定回彈,收盤報29.8元/股,市值達到2811.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上半年,海康威視是私募大佬馮柳掌舵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的絕對第一大重倉股。據海康威視財報顯示,高毅基金所持公司股票數量在2021年年末為2.04億股,今年一季度末增長至2.1億股。在第二季度高毅基金更是一舉重倉增持1.88億股,至上半年末已持有海康威視3.98億股。
隨著海康威視宣布大手筆回購股票,行業中不少聲音表示,馮柳可以“松口氣”了。
上半年凈利潤首現下降
為何作為安防龍頭的海康威視股價會大幅縮水呢?從其財報上能看出一些端倪。
半年報顯示,海康威視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2.58億元,同比增長9.9%;實現凈利潤57.59億元,同比下滑11.14%;實現扣非凈利潤56.46億元,同比下滑9.25%。
海康威視于2010年登陸深交所,至今已有13年。從歷年中期業績看,2010年上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均為持續增長;從全年財報來看,公司自2010年至2021年同樣是營收、凈利雙雙增長,這也就意味著今年上半年,是海康威視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凈利潤下降。
公開資料顯示,海康威視主要從事安防視頻監控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領域定位為“智能物聯AIoT”,具體涉及七大板塊,即主業產品及服務(含主業建造工程)、智能家居、機器人、熱成像、汽車電子、存儲、其他創新業務。
今年上半年,海康威視的主業產品及服務實現營收293.66億元,占比78.82%,但相較上年同期僅增長5.21%。而2021年這一板塊的增長速度為16.91%。與此同時,這一板塊的毛利率也在上半年下滑2.88%至44.61%。
但另一方面,海康威視的創新業務業績表現不錯,其中機器人業務實現營收17.66億元,同比增長44.75%;熱成像業務實現營收13.6億元,同比增長32.21%;汽車電子業務實現營收8.24億元,同比增長49.23%。綜合計算海康威視的創新業務在上半年實現營收70.08億元,同比增長25.62%。
此外,海康威視近年來不斷增強研發投入,2010年上市至2021年,海康威視的研發投入累計達354億元,年均29.5億元。2019年至2021年,其研發費用分別達到54.84億元、63.79億元、82.52億元,同比增長22.33%、16.32%、29.36%,分別占到當年營收的9.51%、10.04%、10.13%。
今年上半年海康威視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0.56%至46.75億元,占同期營收的12.55%。
在披露此次回購股份的公告中,海康威視也強調,此次回購主要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和對公司長期價值的高度認可,并結合公司經營情況、主營業務發展前景、公司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的盈利能力等的基礎上做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