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焦艷麗 陸肖肖 北京報道
在鈉離子電池領域傳藝科技(002866)又有新動作。10月27日早間傳藝科技公告,公司鈉離子電池中試線安裝調試完成并投產,將于27日舉辦中試線投產儀式,并發布公司鈉離子電池產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而近日因宣布將公司鈉離子電池二期項目部分產能提前至一期建設,10月21日、24日、25日,傳藝科技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股票收盤價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并在10月25日晚間登上龍虎榜,前五名機構合計凈買入4792.16萬元。
自從宣布涉鈉后傳藝科技就頻繁登上龍虎榜。今年下半年以來,傳藝科技曾多次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更有甚者其股價在9天錄得7個漲停板。自今年6月份以來,其股價直線式拉升,由6月初的10.20元/股暴漲至10月26日收盤的47.80元/股,狂飆了近370%。
傳藝科技在二級市場上之所以被如此追捧或來自于其背后正在建設的鈉離子電池項目。自今年6月份公司宣布將建設鈉電池產能后,其公司股價便出現了爆發式增長。10月24日,傳藝科技在宣布將公司鈉離子電池項目一期2GWh產能提升至4.5GWh后,其股價又出現了新一波拉升。10月27日傳藝科技又宣布將發布公司鈉離子電池產品。公司股價每次在二級市場上的異動似乎總和其背后的鈉離子電池項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鈉離子電池項目尚在建設中
10月24日,傳藝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2年10月24日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控股孫公司項目產能建設規劃調整的議案》,同意將該項目二期部分規劃建設的產能前移,提升一期產能規劃至4.5GWh,項目二期產能建設規劃后續將視一期項目進展情況和市場需求具體制定。
而在此之前,該項目原計劃一期建設2GWh產能、二期建設8GWh產能。傳藝科技在9月27日接受機構調研時也稱,公司鈉電項目建設分三個階段,中試線、I期(2GWh鈉離子電池)、II期(8GWh鈉離子電池)。其中,中試線項目建設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建成后可開發出性能優異的鈉離子電池,產品主要參數滿足能量密度大于145Wh/kg、壽命大于4000次、符合國標安全性。I期2GWh項目計劃投資人民幣10億元,II期項目計劃投資人民幣40億元,項目全部達產后可滿足低速電車及鈉電池儲能系統。傳藝科技表示,目前公司鈉離子電池項目各生產設備及裝置安裝調試進展順利,已具備中試生產條件并即將投產運行,I期2GWh產能也會在明年初量產。
然而,傳藝科技的鈉離子電池項目還未量產并給公司帶來盈利,其今年上半年9.93億元的營收全部來于電子信息零組件。盡管傳藝科技也在公告中表示,公司鈉離子電池一期項目仍在建設中,對公司2022年報告期的營收、凈利潤不會構成重大影響,但其公司股價在二級市場上還是贏得了追捧。在宣布將二期產能提前后,傳藝科技連續三個交易日股票收盤價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6月份以來,在宣布“涉鈉”后,其公司股價更是飆升了超370%。
鈉離子電池為何會如此受追捧?
鈉離子電池為何會如此受追捧?興儲世紀總裁助理劉繼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鈉電池的能量密度雖然不及鋰電池,但鈉元素的自然界豐度是鋰的一千多倍,且鈉離子的去溶劑化能遠低于鋰離子。在快充、安全性上更優異,且成本較磷酸鐵鋰電池低三成以上,可替代鉛酸和磷酸鐵鋰電池應用于低速電動車、儲能等市場。”
興業證券研報認為,鈉離子電池正處于產業化初期,中短期內將承擔補充鋰電池的角色,長期來看,隨著能量密度的提升,鈉離子電池有望在鋰電池主流應用領域對磷酸鐵鋰電池形成部分替代。
中金公司(601995)研報表示,當下鋰資源瓶頸的凸顯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鋰電池的發展,鈉離子電池產業化被重新提上議程。預計到2025年,全球鈉離子電池需求規模約為67.4GWh,滲透率達到3.5%。
獨立經濟學家、財經評論員王赤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鈉離子電池最大的優勢是原材料非常容易獲取和低成本。隨著其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和安全性等方面得到大規模驗證,其發展前景將十分廣闊?!?/p>
目前,寧德時代(300750)、中科海納在鈉離子產能方面均有布局。其中,寧德時代在2021年7月29日就發布了鈉離子電池。其近日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鈉離子電池產業化順利,已與部分乘用車客戶協商,2023年將正式量產。而在國內鈉離子電池產業化的道路上,中科海納的步伐甚至超過了寧德時代。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擔任研究團隊的中科海納在2017年就發布了鈉離子電池,目前其鈉離子電池主要應用于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及儲能電站等領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量產速度上傳藝科技的鈉離子電池項目要遠超寧德時代。主營業務為電子信息零組件的傳藝科技在今年6月份宣布跨界布局鈉離子電池后,其一期鈉離子項目在2023年年初即可實現量產。在其宣布跨界時,公司便收到了來自深交所的關注函,要求其結合資金、技術、人才儲備等情況論證上述項目的可行性、合理性。在此期間,傳藝科技在鈉離子電池領域動作頻繁,其股價也隨之水漲船高,拉升了近4倍。
對此,有業內專家分析表示,市場應用才是“試金石”,生產幾塊鈉離子電池叫投產,關鍵要看后續能否持續穩定地量產。王赤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實際生活中,鈉離子電池目前還沒有經過大規模商業化應用,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和安全性等方面需大規模驗證,在短期內,鈉離子電池很難挑戰鋰離子電池的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