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幻小說中,我們常常看到不少DNA與人類疾病相關的題材與暢想。現實中,這也是科學界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作為一家北交所的“小巨人”企業,諾思蘭德自2004年成立以來便孜孜不倦地在基因治療藥物領域鉆研。如今,公司已形成了生物醫藥研發和眼科藥物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正在研發13個生物工程新藥,其中有2個生物工程新藥項目處于III期臨床研究。
(資料圖片)
作為首家登陸北交所的未盈利創新藥企,諾思蘭德董事長許松山表示,公司一路走來管理運作水平得到提升、品牌效應逐步凸顯,未來希望北交所能夠繼續深化改革創新,諾思蘭德將加強研發、加快發展,與北交所共同成長。
道阻且長潛心研發
諾思蘭德專業從事基因治療藥物、重組蛋白質類藥物和眼科用藥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在研生物新藥項目覆蓋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罕見病等領域。
許松山介紹,基因治療本質是在基因層面發揮作用,被譽為分子水平的手術,其可以克服傳統小分子藥物在蛋白質水平發揮作用的不足,對于治療致病基因清晰而蛋白質水平難以成藥的靶點或疾病具有獨特優勢,在癌癥、遺傳病、罕見病以及其他嚴重或難治性疾病的治療方面開拓了全新領域。
基于醫學科研背景及對臨床多樣化需求等認知,他組建了諾思蘭德,走進了基因治療藥物這一賽道,成為國內最早的一批基因治療企業。
然而,創新藥物研發之路并非坦途,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諾思蘭德多年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為了專注投入研究,諾思蘭德通過早期研發項目技術收入、科技課題支持及借助資本市場融資等多種途徑解決企業發展所需資金。
令人欣喜的是,諾思蘭德十幾年的苦心研究取得了較大進展。今年以來,公司全力推進核心項目的研發以及產業化。公司的核心產品NL003(重組人肝細胞生長因子裸質粒注射液)和NL005(注射用重組人胸腺素β4)已分別進入III期和IIb期臨床研究階段。其中NL003屬于基因治療藥物,主要適應證是嚴重下肢缺血性疾病,主要由糖尿病并發癥、下肢動脈硬化和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病因導致。
資本助力多維度提升
諾思蘭德的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大力支持。2009年2月,諾思蘭德掛牌新三板。公司當時積極響應北京市與中關村股份代辦試點相關政策,成為新三板試點前50家掛牌企業之一。
經過多年發展,公司于2020年調入創新層;同年11月,公司按照精選層“市值不低于15億元,最近兩年研發投入合計不低于5000萬元”的第四套標準,完成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成功進入新三板精選層,成為首家未盈利的掛牌創新藥研發企業。2021年,隨著北交所的成立,公司平移至北交所上市。
許松山表示,從新三板到北交所,公司規范管理運作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品牌效應也逐步顯現。同時,公司在上市后加強信息披露及投資者關系管理等工作,并進一步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
11月4日,北京證券交易所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北證50成份指數樣本股名單,諾思蘭德入選且成為前5大權重股,截至11月11日,公司的總市值為31.93億元。
許松山表示,北交所通過構建一整套涵蓋發行上市、交易、退市、持續監管等多個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的基礎制度,不斷推動創新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北交所通過降低投資者門檻、推進各類資金入市,暢通投融資渠道、完善退出機制等舉措,構建了良好市場生態,公司價值進一步被市場發現與認可。
隨著再融資制度的出臺,諾思蘭德于2021年底啟動再融資申請。不過,基于市場融資環境及時機的客觀變化,公司隨后主動撤回了該融資申請。
“未來,希望北交所能繼續深化改革創新,完善市場融資及交易功能,健全市場產品體系,進一步降低投資者門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活躍二級市場交易。公司將不斷加強自身研發能力,加快公司發展,與北交所共同成長。”許松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