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鐘精機(002158)11月21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2年11月18日接受27家機構單位調研,機構類型為QFII、保險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機構、證券公司、陽光私募機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一、基本情況簡介根據公司披露的三季報報告內容,2022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3.36億元,同比增長6.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74億元,同比增長30.33%。
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成長高于營業收入成長,主要原因是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有所改善,財務費用和研發費用支出減少等因素影響。其中財務費用下降,主要是匯兌收益增加所致。
二、產品情況(—)壓縮機組1、公司制冷壓縮機和空氣壓縮機統稱為壓縮機(組)。
2、制冷產品包含商用中央空調用壓縮機、冷凍冷藏壓縮機、熱泵壓縮機等。
3、中央空調用壓縮機,公司已占有一定市場比例,整個行業市場每年的變動比較平穩。隨著公司離心制冷壓縮機的系列化不斷完善,離心式制冷壓縮機的份額將逐步成長。
4、制冷空調壓縮機受商業地產、公共建筑(如地鐵、醫院、體育場館、圖書館等)基建投入的影響較大。
5、冷凍冷藏壓縮機產品應用范圍較廣,可應用于農產品保鮮、漁船速凍、食品速凍隧道等行業。
從整體行業需求觀察,冷凍冷藏壓縮機的市場增長速度會高于中央空調。
6、熱泵壓縮機產品,主要可用于提供熱水、蒸汽、烘干等領域。多用于像民用集中供暖、工業用鍋爐替代等相對大型項目,不涉及家用戶式使用的熱泵。目前公司熱泵產品主要以國內市場為主。
7、歐洲市場與國內市場在宏觀環境及熱泵產業政策上都有所不同,且由于地緣政治的原因影響能源供給,預計在未來熱泵產品在歐洲市場會有一定的成長空間。
8、公司空氣壓縮機產品主要用于工程機械等氣源動力行業,下游業務領域廣泛。如醫藥、化工、電子、激光切割、制氧制氮、公路養護注入、煤礦機械的地下輸送等。
9、除傳統的有油空壓機產品外,公司還著重推廣無油空壓機的高端應用市場。目前公司在無油空壓市場占比還較低,未來有較大的替代進口市場的空間。
10、受市場景氣度影響,空氣壓縮機產品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仍有所下降,但隨著行業市場的改善,公司自身產品結構的調整,目前下降的幅度環比有所收窄。
11、根據傳統經驗,公司制冷產品和空氣壓縮機產品每年的一季度和四季度相對是淡季,二季度和三季度相對是旺季。
(二)真空產品1、公司真空產品目前用于光伏和半導體行業,其中光伏行業主要在拉晶和電池片環節,拉晶環節占比較多,其次是電池片環節。
2、在電池片環節,公司真空泵目前泵主要應用于PERC工藝環節。在TOPCon工藝的真空泵出貨量有所增加。在HJT工藝技術環節,目前在配合客戶測試階段。
3、用于電池片行業的真空泵相比用于拉晶的泵,在細節處理和維保周期等部分會有所不同。
4、公司于全國各地設立維修據點,完善服務網絡,使得客戶的維修保養可以更方便、快捷。
5、目前而言,不同技術路線的電池片,工藝制程的差異,每GW需求對應的真空泵數量會有所差異,整體上,對應真空泵的價值量相差不會特別大。
6、公司半導體真空泵在清潔、中度嚴苛、嚴苛制程都有在推廣使用,具體運用于LL、去膠、刻蝕、PVD、CVD等制程。目前多用于相對潔凈的制程。
7、光伏主要客戶有晶盛、捷佳、高景、晶科、晶澳等,半導體客戶有聯電、力積電、華虹、芯恩、和艦等;競爭對手主要為Atlas、Ebara、LOT、Kashiyama等。
8、在半導體行業,公司與國內部分機臺商、晶圓廠都已有合作,目前有一定的小批量出貨。客戶一般根據自身需求選擇直接購買或搭配機臺商采購。
9、公司半導體真空泵在性能參數等方面與進口品牌不相上下,由于進入市場較晚,在使用經驗方面還需不斷累積。
10、目前,國產真空泵在半導體行業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又因目前公司真空泵在汰舊換新及節能改造環節使用較多,所以半導體行業資本開支下降對公司沒有太大影響。
三、其他情況1、公司認為,傳統業務模塊即制冷和空壓產品,尤其是空壓產品,在今年第四季度仍會因為大環境的原因持續承壓。
2、隨著真空產品在電池片和半導體市場的保有量逐步放大,未來售后服務收入增長還會有一定的空間。
上海漢鐘精機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從事螺桿式壓縮機應用技術的研制開發、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主要產品有商用中央空調壓縮機、冷凍冷藏壓縮機、熱泵壓縮機、空壓產品、太陽能光伏真空泵、半導體行業真空泵。公司先后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企業、中國機械工業質量誠信企業、品牌培育示范企業、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樣本企業、工信部服務型制造示范項目、上海制造業企業100強、上海成長性企業50強、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價值創造500強,樹立公司在壓縮機行業的良好信譽及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調研參與機構詳情如下:
參與單位名稱 | 參與單位類別 | 參與人員姓名 |
---|---|---|
上投摩根 | 基金公司 | -- |
興全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博時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嘉實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國聯安 | 基金公司 | -- |
平安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新華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東吳證券 | 證券公司 | -- |
國信證券 | 證券公司 | -- |
國泰君安證券 | 證券公司 | -- |
德邦證券 | 證券公司 | -- |
方正證券 | 證券公司 | -- |
財通證券 | 證券公司 | -- |
盛宇投資 | 陽光私募機構 | -- |
光大永明 | 保險公司 | -- |
泰康資管 | 保險公司 | -- |
陽光資管 | 保險公司 | -- |
J.P.Morgan | 海外機構 | -- |
SECF | 海外機構 | -- |
UBS | 海外機構 | -- |
貝萊德基金 | 海外機構 | -- |
麥格理證券 | 海外機構 | -- |
中歐基金 | QFII | -- |
東方證券資管 | 其他 | -- |
匠人資本 | 其他 | -- |
國壽資管 | 其他 | -- |
高盛資產 | 其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