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2年12月11日,中國通信學會公布了“2021年中國信息通信領域重大科技進展”入選成果。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光纖通信技術和網絡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鵬城實驗室、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烽火通信(600498)和光迅科技(002281)等單位共同完成的“國內首次16Tbit/s(80×200Gbit/s)10000公里標準單模光纖傳輸系統實驗”成功入選。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大背景下,國際間信息交流日益頻繁,全球爆炸性帶寬增長對現有光信息傳輸和處理技術提出了極大挑戰。超大容量下的超遠傳輸距離的光纖傳輸(超大容量距離積)已成為應對多元化、復雜場景化國際間信息傳輸重要手段。如何在保障單模光纖傳輸容量的同時探索光信號能夠實現最遠傳輸以應對超大容量跨洋遠距離傳輸等應用已成為目前國際競相研究的技術制高點。在該領域,國外相關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技術處于壟斷地位,幾乎所有傳輸容量超10Tbit/s、傳輸距離超5000公里的光纖傳輸系統實驗均由TE Subcom公司以及貝爾實驗室等美國公司或研究機構發布。如果不盡快追趕國際先進水平,勢必影響我國廠商在該領域的國際競爭形勢,甚至在未來有可能嚴重威脅到我國跨國、跨洋以及洲際信息交互安全。
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國內少數幾家可以提供跨洋、海纜解決方案的通信設備供應商之一,一直致力于利用自身的全產業鏈優勢代表中國在光纖通信領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其下屬光纖通信技術和網絡國家重點實驗室基于集團旗下企業或科研機構自主研制的超低損耗、超大有效面積光纖、低噪聲拉曼光放大器件以及硅基集成相干收發器等關鍵器件和模塊,采用新型數字預均衡技術結合Nyquist整形技術及自適應、可編程的光域信道均衡算法,完成了80×200Gbit/s DWDM Nyquist整形DP-QPSK光信號10000公里標準單模光纖傳輸系統實驗。該實驗是國內首個傳輸容量超10Tbit/s、傳輸距離達到10000公里的光纖傳輸系統實驗,實驗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水平。該實驗結果形成的論文于2021年10月在上海舉行的亞洲光通信會議(ACP2021)上獲得業界專家的高度肯定并榮獲此次會議工業創新論文獎。該實驗系統的成功標志著我國在超長距離、超大容量光纖傳輸技術領域取得了一次重要突破,將對我國跨洋和洲際光纖通信產業產生重大推動作用。
系統實驗配置圖與實物圖
ACP2021會議工業創新論文獎證書
試驗系統平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