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暴漲、董事拋減持計劃,智能自控(002877)(002877.SZ)出現異常。
2月5日晚間,智能自控披露股東陳彥的新一輪減持計劃,其擬通過二級市場減持不超過118萬股股份。
(資料圖)
值得關注的是,從1月30日開始,智能自控的股價連續五個交易日漲停。股價大漲后,股東減持,二者之間是否有關聯?不得而知。
蹊蹺的是,智能自控的股價為何突然大幅上漲?
智能自控的經營業績一直不理想,深陷發展瓶頸。近10年,公司實現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在原地踏步。
經營業績不佳,造血能力低,智能自控財務壓力不斷攀升,歷經連續五年上升,到2022年9月底,資產負債率達55.87%。
股東五輪減持累計套現1.7億
智能自控的股東新一輪減持計劃披露,陳彥擬再次進行減持。
根據最新披露,陳彥持有智能自控473.61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42%,位列公司第九大股東。在今年3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其計劃減持不超過118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0.35%。
陳彥不僅是智能自控的股東,還是公司董事。而這不是陳彥首次減持,上市之初,其持股比為2.09%。2019年四季度、2021年二季度,其分別減持的股份數量為100萬股、120萬股,合計套現1700萬元左右。
備受關注的是,陳彥本次拋出減持計劃,是在智能自控股價收出5個漲停板之后,市場因此懷疑其減持與股價大漲有關。
K線圖顯示,1月20日,智能自控的股價為7.30元/股,2月5日,股價為11.75元/股,累計漲幅為60.96%。
或受陳彥披露的減持計劃影響,2月6日,智能自控的股價盤中上演地天板,最終收漲2.98%。
記者發現,智能自控的股票減持較為頻繁。
智能自控于2017年6月5日登陸A股市場,2019年9月8日晚間,公司披露,股東李耀武、李春喜、孟少新及時任董監高吳畏、杜學軍、孫明東、陳彥等擬合計減持不超過1133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3.40%。這次減持杜學軍套現約865萬元,陳彥、孟少新分別套現929萬元、2108萬元,三人完成了減持計劃,李耀武、吳畏、孫明東未減持。
2020年10月23日晚間,智能自控披露第二輪減持計劃,仍然是李耀武、李春喜、孟少新、吳畏、孫明東、杜學軍、陳彥、仲佩亞等8名股東,仍然是擬減持不超3.41%股權。
這一次,李春喜、孟少新、陳彥分別減持了230萬股、195萬股、120萬股,對應套現金額為1479萬元、1281萬元、769萬元。其余股東及董監高未實施減持計劃。
2021年10月8日,智能自控披露股東第三輪減持計劃,李耀武、李春喜、孟少新、吳畏、杜學軍、沈劍飛、仲佩亞等計劃進行減持。
此次減持計劃,吳畏減持220萬股,套現約1450萬元。李耀武、李春喜、孟少新合計減持658.03萬股股份,套現約4508萬元。
2022年11月,第四輪減持計劃披露,李耀武、李春喜、孟少新、沈劍飛等8名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過4.72%股權。這一次,沈劍飛等未減持。
2023年1月3日晚間,吳畏等5人披露了第五輪減持計劃,其合計減持不超過1.82%股權。結果,四人合計套現約0.4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減持的股東中,沈劍飛不僅是公司董事、高管,還是公司實際控制人沈劍標的弟弟。
粗略估算,上述已經完成的減持中,合計套現金額約為1.70億元。
資產負債率攀升較快
股東及董監高減持套現忙,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智能自控的經營業績欠佳,發展前景讓人迷茫。
智能自控成立于2001年,2017年6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主要從事智能控制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相關的檢維修服務,是一家專業化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全系列智能控制閥產品的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
近年來,智能自控不斷提升在石油、化工、冶金、能源等傳統領域中自身控制閥產品的技術優勢和市場份額的同時,針對新能源新材料領域進行技術、產品及客戶開拓。
智能自控稱,其專注于開發應用于流體精確控制的控制閥及執行機構,深耕于為工業自動控制領域提供各類氣動、電動直行程與角行程調節閥及開關閥,已成為國內控制閥行業主要供應商之一,能夠為客戶提供逾千種不同型號與規格的控制閥,能夠向客戶提供各種嚴酷工況下的流體控制解決方案。
與上述表示不相匹配的是,智能自控的經營業績一直表現為止步不前。
上市之前,2013年至2016年,公司實現的凈利分別為0.63億元、0.54億元、0.43億元、0.46億元,呈現下降趨勢。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簡稱“扣非凈利”)為0.60億元、0.50億元、0.42億元、0.45億元,跟凈利的變動趨勢相同。
上市之后,2017年至2021年,公司實現的凈利為0.48億元、0.63億元、0.70億元、0.57億元、0.63億元,小幅波動,基本上是原地踏步,2021年的凈利與2013年持平。同期,扣非凈利與凈利變動趨勢一致,也為止步不前。
整體而言,2013年至2021年的9年,公司經營業績表現為增收不增利。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為0.48億元,同比增長19.21%。如果以這一增長幅度測算,全年凈利潤0.75億元,略有突破,但仍然處于低位。
至此,2013年至2022年的10年,智能自控的凈利潤總體上表現為原地踏步。
備受關注的是,深陷發展瓶頸的智能自控資金不足,未來靠什么突圍?
近幾年,智能自控的資產負債率攀升較快。2017年底,IPO上市當年,公司資產負債率降至28.95%,2021年底為52.14%,四年上升23.19個百分點。2022年三季度末,資產負債率55.87%,繼續攀升。不出意外,2022年底的資產負債率較2021年底會繼續上升,屆時,資產負債率將出現五連升。
財務方面,截至2022年9月底,智能自控賬面貨幣資金為0.52億元,而長短期債務為6.69億元,償債壓力較大,資金明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