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得控制(002184)2月9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3年2月7日接受2家機構單位調研,機構類型為基金公司、證券公司。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問:未來儲能發展模式側重點?
(相關資料圖)
答:儲能業務是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進行相關產品的開發與孵化,并同期進行儲能業務的市場開發,公司是儲能市場賽道較早的參與者,業務范圍除電芯制造外,電池PACK及其余軟硬件產品均為自研自制,并已形成系統整體集成交付能力。2022年公司在源網側儲能強配市場形成多點突破、工商業側組串式儲能完成樣機制作、可云化的售后運維系統完成客戶端的上線實踐。2023年,公司新能源儲能業務將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實施,隨著產能和交付能力的提升,除在集中式大儲市場(包括強配、共享儲能)快速形成規模化業務外,力爭在工商業側儲能業務市場實現批量化突破。同時,公司希望通過既有的國內外供應鏈或銷售渠道等資源的整合,在用戶側儲能業務方面嘗試海外市場的拓展,努力實現儲能業務國內外巿場雙頭并舉的格局。
問:電芯占成本比重較高,公司是否有將成本向下游轉移的壓力?
答:目前公司儲能業務所需電芯為外部采購,電池PACK為自行加工。至于電芯采購成本問題,一方面,公司通過與電芯生產廠家簽訂具有鎖價機制的框架供貨協議,降低電芯價格波動對系統成本的影響;另一方面,目前公司6.37MWh產品在市場端具備相對的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公司認為隨著儲能電池市場的投資加大,供需矛盾將趨于緩解,電芯價格或將趨于平穩并有望回調。
問:公司新能源儲能業務市場拓展的方式?
答:公司原新能源風機變流器產品業務和新能源風光電站EPC業務的市場資源與儲能電站的市場資源具備相似性,故市場銷售團隊對儲能市場資源的開發具備一定的比較優勢;海外儲能市場方面,公司將結合國內外資源或將通過代理方式拓展海外市場。
問:目前公司儲能項目的交付周期?
答:儲能項目的交付周期受項目所在地的實施條件、建設規模、項目的商業屬性和現場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從公司目前已交付的項目統計來看,平均交付時間為三個月左右;
上海海得控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基于工業自動化與信息化領域,圍繞工業用戶的行業應用需求,開展以控制技術和工業信息化相融合為主要特征的軟硬件產品、成套系統與工程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是工業電氣自動化業務、工業信息化業務、新能源業務。公司榮獲2019年西門子“最佳數字化解決方案伙伴獎”;新能源高端專用裝備-風電變流器已廣泛應用于新疆、內蒙古、陜西、新疆、廣東等地的風電場。2021年,公司榮登2021中國智能制造上市公司百強榜和2021工業互聯網先鋒百強榜。
調研參與機構詳情如下:
參與單位名稱 | 參與單位類別 | 參與人員姓名 |
---|---|---|
浦銀安盛 | 基金公司 | 楊達偉 |
開源證券 | 證券公司 | 曾文宇、熊亞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