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陳驍,陳瀟榕,馬書蕾近期對吉林碳谷進行研究并發布了研究報告《原絲龍頭,迎“風”起量》,本報告對吉林碳谷給出增持評級,當前股價為44.22元。
吉林碳谷(836077)
平安觀點:
國內碳纖維原絲確定性龍頭,聚焦大絲束,大規模放量在即。公司拆分自老牌腈綸企業,起步于小絲束原絲,2016年產品轉型,2018年開啟大絲束規模化生產,現已擁有1K-50K全產品量產能力,業務聚焦大絲束,未來將向75K、100K等更大絲束進軍。截至2022Q3,公司原絲產能合計約4.3萬噸,大絲束產能近3.3萬噸,占比76.9%。據公司發布的業績快報,2022年營收達20.8億元,yoy+71.9%;歸母凈利6.3億元,yoy+108.1%。
隨著15萬噸/年原絲擴建項目的12條產線在未來3年陸續投放,公司業績增長空間大,對國內原絲市場供需結構的影響作用也將進一步加強。
首創新技術,開拓新客源,降本增效逐步兌現。1)公司獨創三元水相懸浮聚合工藝和以DMAC為溶劑的濕法兩步法原絲生產技術,打破海外長期壟斷的技術壁壘,助力大絲束原絲大規模、低成本生產,在紡絲速度和一級品率上也均有明顯突破。2)公司背靠吉林市國資委,深耕吉林&寶旌系客戶資源,并積極開拓宏發系客源,下游客戶擴能計劃持續推進,公司作為原絲龍頭,具備龐大的需求增量空間。3)技術創新+規模效應,公司的單位材耗、能耗和制造費用均降至相對低點,疊加供應緊張推動原絲售價上行,2020年至2022Q1-Q3大絲束原絲毛利率從31.25%升至40.15%,未來公司將以提高紡速、擴大規模等方式進一步降本。
行業核心驅動力:風電起量領航,氫能開啟增勢,高端領域國產替代空間大。1)T300級碳纖維產能大規模釋放,價格下行至經濟平衡點,全面替代玻纖成為風電葉片主流用材,以價換量邏輯兌現,打開利潤空間;2)政策驅動,氫能產業加速布局,應用場景逐步打開,車載儲氫瓶市場或將成為碳纖維需求的新增長極;3)航空航天領域用材具高技術壁壘和進入壁壘,海外國家出口限制推動了我國高性能碳纖維自研技術的持續突破,未來國產碳纖維有望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進一步打開國產替代空間。供給端:石化企業大規模擴產,原料丙烯腈供應充足;原絲環節,根據各廠家產能規劃和下游需求情況,預期今年仍將維持緊平衡狀態;低端碳纖維因多家新進入者投產在即加上原廠家擴產,預計供應充足,而中高端技術壁壘高,可量產企業有限,產能釋放較慢,預期供應仍較緊張。
盈利預測及投資評級:公司15萬噸/年擴產項目預計在近3年內分三期陸續投產,產能規模持續領先,規模化放量帶來的利潤空間可觀。同時,終端風電市場需求釋放在即,下游碳纖維廠商產能不斷擴大帶來較大的原絲需求增量,或將對原絲價格形成一定支撐。綜上,預計2022-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0.8、29.8、40.3億元,歸母凈利潤為6.3、8.8、11.2億元。對應2023年4月12日的PE為22.4、16.2、12.7倍,首次覆蓋給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1)公司項目進度不及預期。若公司大規模擴產項目未能按計劃投產放量,或將對公司業績造成一定影響。2)碳纖維需求難釋放的擔憂。若終端風電市場難起量,碳纖維需求短期難見起色,或將延續相對低迷的狀態。3)原絲和碳絲供給過剩的擔憂。若市場上原絲新建和擴建項目大規模放量,導致供過于求,原絲和碳纖維價格將面臨下跌的風險。4)競爭加劇的風險。新進入企業的項目投產放量,以及下游客戶開始自產原絲,或將對公司業績和市場地位形成一定壓力。
以上內容由根據公開信息整理,與本站立場無關。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的準確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如存在問題請聯系我們。本文為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