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沃森生物(300142)高開低走且創3年多以來新低。截至收盤,公司股價報31.51元,跌幅4.49%。此前,沃森生物發布一季度報告。公司2023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33億元,同比增長27.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2億元,同比增長345.34%。
緣何公司股價走勢與業績背道而馳?《》留意到,沃森生物2023年一季度報告中,“公司總體經營情況”合計數據不過1000多字,但“公司股權激勵實施情況”卻超過6000字。事實上,雖然近年沃森生物業績延續營收高增態勢,但公司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股價連續下挫的同時,沃森生物高管多次減持,然后還進行股權激勵;在前不久的業績發布會上,有投資者就質疑公司拿著股東投資的錢來給高管分配。
沃森生物一季度凈利大增345%股價不漲反跌4.49%
(相關資料圖)
4月24日晚間,沃森生物發布2023年一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33億元,同比增長27.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2億元,同比增長345.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34億元,同比增長37.64%。
據披露,沃森生物一季度營收增長主要得益于公司13價肺炎結合疫苗、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銷售收入增加及新增雙價HPV疫苗銷售收入。沃森生物子公司玉溪澤潤雙價HPV疫苗于去年3月獲得《藥品注冊證書》,隨后公司加緊對其進行國內重點地區準入建設及渠道布局,于5月獲得首批產品《生物制品批簽發證明》,至2022年末,雙價HPV疫苗共獲得批簽發4,980,502劑。
2023年第一季度沃森生物持續加強營銷管理和體系化建設,構建了“市場+商務+推廣”的管理體系和“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市場營銷體系,持續提升公司全產品市場覆蓋率和滲透率,重點維持13價肺炎結合疫苗的市場領先份額和快速推進雙價HPV疫苗國內重點區域的準入。2023年一季度,公司已上市的8個疫苗產品(12個品規)合計獲得批簽發11,365,783劑,同比增長210.05%。另外,公司流腦系列疫苗產品生產和批簽發已經恢復。
在新品研發上,公司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持續推進Ⅲ期臨床試驗及注冊申報準備;子公司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九價HPV疫苗的Ⅲ期臨床研究各項工作正按計劃進行中。公司與復旦大學、上海藍鵲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mRNA疫苗(S蛋白嵌合體)目前Ⅲ期臨床研究已臨近完成,公司以實現該產品的附條件批準上市為目標,正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納入緊急使用。
海外市場方面,沃森生物稱一季度持續布局重點市場區域,促進現有及新拓展市場的成品和原液銷售。子公司玉溪沃森與摩洛哥合作方就13價肺炎結合疫苗的合作項目持續履行,且摩洛哥衛生部已確認2023年度的部分產品采購需求。同時,公司與印度尼西亞合作方也啟動了13價肺炎結合疫苗和雙價HPV疫苗原液在印度尼西亞進行本地化分包裝的技術合作。此外,公司還收到了埃及客戶簽發的本年度A群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采購訂單,公司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分別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取得注冊證書,有望為國際市場銷售帶來新的增長點。
沃森生物一季度業績迎來“開門紅”,不過市場似乎對此很不認可。4月25日,公司股價早盤稍微高開報33元,但開市后震蕩走低,盤中一度大跌5%。截至當日收盤,沃森生物股價報31.51元,創2020年3月下旬以來的新低,跌幅4.49%,成交金額6.9億元,換手率1.38%。
一季報大談股權激勵 董事長李云春等瘋狂套現
《》留意到與經營情況相對比,沃森生物管理層似乎更關注的是自己“口袋”。在一季度報告“公司股權激勵實施情況”一欄中,用了超過6000字進行介紹,而上述提到的“公司總體經營情況”不過1000余字,兩者字數6:1。
事實上,雖然近年沃森生物業績延續營收高增態勢,但公司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股價連續下挫的同時,沃森生物高管多次減持,然后還進行股權激勵。在公司前不久舉行的業績發布會上,有投資者就質疑公司分紅少,錢都去了高管的“口袋”。“公司上市十余年來現金分紅僅僅3.5億元,而公司高管獲得的股權激勵接近10億元,請問公司拿著股東投資的錢來給高管分配嗎?”、“將公司創造的利潤不斷通過股權激勵分配給高管,將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置于何地?”類似這樣火藥味十足的提問層出不窮。
公司董秘劉宇然辯解稱,股權激勵并不等于向管理團隊分配收益,需要以團隊完成業績指標并主要從授予后的股價上漲部分獲得收益,若股價下跌也需要同步承擔虧損的風險。如公司2012年的限制性股票計劃、2020年度股票期權計劃均因公司業績未達標而回購注銷,員工并未從中獲得任何收益。另一方面,2015年的員工持股計劃和2018年的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其授予價格均是參照當時的市場價格確定,激勵對象自籌資金購買公司股票,公司沒有提供融資、擔保或其他資助安排且設置了明確的業績考核指標,與全體股東一起承擔股票價格下跌的風險。
另一方面,公司高董事長李云春瘋狂套現。根據數據,2017年7月李云春減持了2829.30萬股股份,套現約3.30億元,2018年12月套現約2.48億元,2019年1月31日至3月25日套現約3.22億元,2020年6月17日、24日分別套現約5.98億元、1.75億元,2020年6月17日至24日套現約8.53億元,2021年5月17日套現約6.50億元,6月2日套現1.77億元。進入2022年,李云春在1月12日、13日合計套現約4.84億元。至此,李云春合計套現超過38億元。
與此同時,公司曾經的第二大股東、目前的第一大股東劉俊輝也一直在套現。2016年通過向云南省工業投資控股集團轉讓股權,劉俊輝套現約3億元。2019年10月-2020年1月17日,劉俊輝累計套現約1.31億元。2020年4月4日至2020年10月3日期間,合計套現約5億元。劉俊輝還進行了其他減持,一季報顯示劉俊輝今年一季度又減持了79.4萬股。據上述數據統計,僅僅是李云春、劉俊輝兩人通過減持、協議轉讓等累計套現金額超過了5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瘋狂套現超過38億元的李云春又微幅增持。據公司一季度報告,李云春及其控制的有限合伙企業計劃自2022年12月21日起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票金額不少于1億元且不超過1.5億元。截至一季度末,李云春通過設立廣州盈沃作為增持主體,增持公司股份2,635,800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0.16%,增持金額為1.00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