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鄒永勤 4月28日,深圳市海王生物(000078)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王生物,000078.SZ)一口氣公布了2022年年報、2023年一季報以及關于籌劃重大事項的進展等一系列公告。
(資料圖片)
海王生物1998年12月1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多年來致力于醫藥產業的發展,目前已形成醫藥研發、醫藥工業、醫藥商業流通等產業平臺,目標是打造成為綜合實力雄厚的醫藥企業。但這一愿景在2022年似乎遭受到了重挫。
年報顯示,海王生物2022年主營收入378.35億元,同比下降7.84%;歸母凈利潤-10.27億元,同比下降1201.21%;扣非凈利潤-10.99億元,同比下降2699.29%。
記者留意到,這10.27億元的虧損額度,不僅超出了此前業績預告的虧損幅度(1月30日曾預虧8億元至9.6億元),更是創下了海王生物自1998年上市以來的年度最大虧損紀錄,而上一次大幅虧損還是17年前的事。通聯數據Datayes!的統計顯示,此前海王生物的最大虧損紀錄發生在2005年,當年歸母凈利潤為-7.42億元。
“去年經營確實有壓力,但如此大的虧損額度最主要還是商譽計提以及應收賬款等方面引發的”,4月28日,海王生物董秘辦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電話咨詢時表示,雖然10.27億元的虧損數據超過了業績預告的區間,但由于沒有超過規定的上限(20%),所以他們并不需要對此進行更正公告。他進一步向記者指出,隨著疫情的放開,市場有所恢復,2023年一季度已經比上年同期穩定增長了一點。
季報顯示,海王生物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9.58億元,同比增長8.22%。歸母凈利潤7453.07萬元,同比增長5.08%;但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為4448.87萬元,同比下降33.23%,顯示一季度的經營業績企穩仍難言樂觀。
記者發現,在海王生物謀求業績企穩增長的同時,似乎更著重于資產重組。因為無論在年報還是季報,里面均重點提到,公司2023年的年度專項重點工作將繼續圍繞重大事項的具體實施工作展開。而這個重大事項,指的是其在2022年3月4日披露的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及控股股東籌劃混合所有制改革事項。
海王生物在年報中表示,“十四五”時期是醫藥流通行業過去十年取得跨越式發展后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商務部頒布的《關于“十四五”時期促進醫藥流通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賦予了醫藥流通行業新的歷史使命;而兼并重組有望成為醫藥商業領域的主旋律。
根據商務部《關于“十四五”時期促進醫藥流通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的總體目標是,培育形成1-3家超五千億元、5-10家超千億元的大型數字化、綜合性醫藥流通企業,藥品零售連鎖率接近70%。由此看出,國家支持和鼓勵全國性和區域性龍頭格局形成,無論是上游的原研藥、仿制藥廠商、還是中游的流通企業,將加速市場的集中度量級躍升。
當談到自身的戰略發展規劃時,海王生物明確表示要“加快推動資產重組事項推進工作,聚焦醫藥制造業”。近年來,醫藥流通行業競爭較為激烈,大型國資醫藥流通企業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頭部效應明顯,為徹底緩解公司經營瓶頸壓力并結合自身特點和戰略規劃,該公司將加快推動資產重組事項,從而集中現有品牌、渠道等優勢資源聚焦醫藥制造業的打造;同時也將積極探索通過并購其他行業的具有高端技術的企業,把握機遇進入新興行業,借此推動公司跨行業協同發展,推動公司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股東投資回報,進一步提升經營質量和運營效率。
在2023年的一季報中,海王生物強調,本年度的專項重點工作將繼續圍繞重大事項(指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及控股股東籌劃混合所有制改革事項)的具體實施工作展開。公司始終在積極推動重大事項的工作,本月交易對手方聘請的審計和評估機構對相關標的公司2022年度財務審計、資產評估的現場工作已完成。目前,交易對手方已初步完成審計報告的編制工作,資產評估報告也在有序地編審中。
在同日公布的“關于籌劃重大事項的進展公告”中,海王生物進一步指出,截至該公告披露日,公司已披露2022年度審計報告,近期公司將盡快完成資產評估工作。待相關工作完成后,將以公司聘請的資產評估機構所出具的評估報告作為本次交易的作價依據,與交易對手方簽署交易協議,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履行審批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去年由于疫情防控等原因,導致盡調等工作進展比較緩慢,今年我們會積極加快推進這項資產重組工作”,上述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至于能否在今年內完成,這個由于具有重大不確定性(比如公司及各相關方尚未簽署正式協議等),因此他們對此并不能做出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