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000651)董事長董明珠長達八年的手機夢,似乎走到了夢醒時分。
5月19日晚,有媒體報道稱,格力電器已解散在深圳的手機核心團隊,該團隊高峰時曾有接近100名員工。其引述格力內部人士稱,“后面應該不會做手機了”。
就此消息聯系格力電器相關負責人,對方回應稱,“目前格力手機研發持續進行中,TOSOT G7是格力第六代手機,且與格力+智慧家居結合,歡迎進入‘格力董明珠店’選購體驗。”
(資料圖)
對于提及的手機核心團隊是否解散的問題,格力電器相關負責人沒有正面回應。
觀察到,今年4月底,格力電器發布2022年度財報,對手機業務只字不提,而此前8年的年報都有提及相關內容。此外,2022年底,格力電器研發人員驟降為12977名,同比減員1200余人。
2014年度財報中,格力電器首次披露手機業務,宣布了手機即將面世的消息,從那時起,該公司的研發人員也在逐年增長,直到近兩年才出現下滑。
財報顯示,截至2014年底,格力電器研發人員6594名,到2020年底增長至14458名,增幅約120%;公司員工總數則從2014年底的7.1萬名增長至2020年底的8.4萬名,增幅僅為17.5%。
2021年底,格力電器研發人員仍維持在14233名,員工總數同比縮減2000余人;到2022年底,研發人員驟降到12977名,同比減員1200余人,員工總數則較上年底減少了9000余名。
據悉,董明珠的手機夢最早可追溯至與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的10億賭約。通過格力電器的8份年度財報,可看出這項業務的發展脈絡。
2013年底,董明珠與雷軍公開打賭,賭約是如果未來五年內小米營業額超過格力,她賠償雷軍10億元。自此,格力電器和小米開始明里暗里較勁。
2015年初,董明珠在一檔電視節目上表示,如果要做手機一定會超過小米,“我要做手機是分分鐘鐘的事,太容易了。”
2015年報顯示,格力電器已建成“e+e”智能環保家居系統,以格力路由器與格力手機承載的格力智聯APP為控制中樞。格力手機的定位明確為公司智能環保家居系統的組成部分。
2016年度財報則提到,格力電器實現二代手機的量產,建立了手機軟件、硬件、結構、測試等各專業方向的開發流程和標準,并啟動了手機線下渠道銷售。
2021年11月,格力第六代手機TOSOT G7上市,也是迄今為止最后一款手機,還搭載Halo UI 6.0 操作系統,操作系統也更新到第六代,這款手機外觀與魅族18X極其相似,因此被人質疑是“貼牌手機”。迄今為止已過去18個月時間,格力手機再也未出新品。
目前,TOSOT G7仍在格力官方天貓店有售,但月銷是0。2019年,董明珠公開表態要在微店上免費發放3萬臺格力手機,之后格力電器又以年終福利的名義向員工發放手機。
一老員工向證實,2020年,公司以年終獎的名義給他發了三臺手機,取代了部分現金年終獎。即便如此,在2022年6月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董明珠還是放出豪言,稱格力的手機不比蘋果差。
觀察到,產品在市場上反響平平,格力電器從不曾披露手機業務的收入,同時其不斷將業務觸角延伸到更多行業,謀求多元化發展。
2014年,格力電器86%的營收來自空調,到2022年,該數據降至71%,生活電器、綠色能源、工業制品、智能裝備等業務的營收占比均不超過3%,同期還因收購格力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準備1.52億元,被收購公司期內凈虧損19億元。
曾被譽為“董明珠接班人”的孟羽童近期離開格力,持續引發網友熱議。她此前多番為格力做直播帶貨,賣得主要就是生活電器,而不是空調。
今年第一季度,格力電器營收354.56億元,同比增長0.56%,歸母凈利潤約41億元,同比增長2.65%,扣非凈利潤則減少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