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句話的意思是:所有的善行首先講求的是孝,但只看心中有沒有孝,而不能考究他的行為,如果考究行為的話,那么天下就沒有孝子了。
2、這句話的典故出自于清代著名文學品評家王永彬所作的儒家通俗讀物《圍爐夜話》,原文如下: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
3、一起邪淫念,則生平極不欲為者,皆不難為,所以淫是萬惡之首。
(相關資料圖)
4、【譯文】:經常保有仁義孝順的心態,那么天下凡是不能做的事,都不忍心去做,因此人們說孝順是所有好行為的前提。
5、當人一產生了邪惡的念頭,那么平常極不愿意做的事,都可能去做,所以說淫亂是各種邪惡行為中的開始。
6、引申:有孝心的人,在做任何事之前,都會想到那樣做會不會使父母蒙羞,更重要的怎樣才能讓父母以自己的行為為驕傲。
7、這樣,既斷了惡念,又開啟了善行之端,孝不就成了一切行為的根本。
8、色欲一旦放縱,整個人就會為肉欲所驅使,而不能為心智所控制,什么傷天害理的事都會去做。
9、看來,淫實在是萬惡之首。
10、擴展資料:孝對國民性的影響:中國歷來是一個宗族勢力強大的宗法專制社會,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和維護政治統治,中國的統治者選擇了“孝”來作為其主流價值觀,從而隱蔽的利用情感作為一項重要的政策,所以而歷代君王施政都提倡“以孝治天下”。
11、春秋戰國儒家便提倡實行“仁政”,主張“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漢代的“察舉制”便注重“孝廉”一科,其后的“九品中正制”也有“孝廉”要求,“忠孝”與“孝廉”作為中國政治范疇的重要內涵一直發展傳承著。
12、直到21世紀的今天大陸依然稱官員“父母官”,君如父,官入母。
13、這也是孝文化穩定社會的政治意義。
14、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圍爐夜話·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百善孝為先。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