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空中絲綢之路”再次刷新紀錄。8月10日7時40分,一件相當于10層樓高、不能拆裝的超長貨物,“搭乘”飛機,從鄭州機場起飛,經由歐洲中轉運往巴西。鄭州機場海關工作人員介紹,這件長26.23米、凈重26.8噸的橡膠管件,再次刷新了鄭州“空中絲綢之路”紀錄,成為鄭州航空口岸運行以來,保障單體最長的貨物。鄭州機場超長、超重貨物運輸保障能力不斷提升,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
超長超重貨物運輸保障能力全球領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9日深夜,一件超長的硫化橡膠管被重型卡車運至鄭州機場北貨運區貨機坪附近,與在機場貨運庫區里進行作業的一般貨物不同的是,這個超長“大個”只能轉移到機坪上作業。2臺70噸大型吊車平穩地把超長貨物從載貨卡車上吊起并放置到指定區域,鄭州機場6名工作人員按照事先確定的保障方案進行組板。這樣,從山東煙臺通過大貨車一路拉到鄭州機場的“大高個”,完成了出國登機前的準備工作。
8月10日凌晨,盧森堡貨運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全貨機駕駛艙徐徐向上揚起,而全貨機正前方是縱向排列的3臺35噸平臺車。在工作人員熟練操作下,六七分鐘時間,2臺吊車便同時將超長物品吊起平穩放置到平臺車上。隨后,物品通過平臺車上的傳送帶平穩運送到飛機貨艙內。
不能拆卸的超長、超重物品的運輸保障,是檢驗航空貨運樞紐綜合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標志。河南機場集團逐步提升航空貨物特別是超重、超長貨物的保障能力,早在2012年就組建了超長、超重貨物保障團隊,積累了11年豐富的保障經驗,保障能力目前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
貨物裝機作業安全高效
隨著保障水平快速提高,鄭州機場保障的超長、超規貨物紀錄不斷刷新。此次保障26米超長物品之前,鄭州機場保障的紀錄最長的物品為22米,這樣的保障能力不但在國內200多個機場中處于領先水平,在國際航空貨運行業也享有盛名。
來自河南省機場集團的統計,2023年以來,鄭州機場已經累計保障運載超長、超重貨物航班近160班,超規貨物主要是以各類生產型設備為主,包括管道設施、機械設備、汽車配件、車廂軌道配件、機床連接器、光刻機等。其中,進港的超規貨物多是從盧森堡、哈恩、列日和迪拜等地運往鄭州,并經鄭州轉運至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出港的超規貨物多是從鄭州運往列日、阿姆斯特丹、迪拜、巴塞羅那等地。
為做好這件超長貨物的出境保障,鄭州機場海關加強與鄭州機場、航空公司的溝通協調,推演送貨車輛卡口駛入、運抵稱重、安檢等環節流程,開辟進場“綠色通道”,使用整板交接配套設施解決因超長、超重進場難、稱重難的問題;設置臨時保障專區,做好貨物監管;持續跟進貨物通關狀態和航班出港計劃,壓縮整體通關時間。河南機場集團貨運公司與盧森堡貨運航空公司、貨物代理企業等提前進行密切溝通,制定完備的保障方案,從貨物入庫、裝機準備、貨物裝機等保障全流程逐一細化,最終安全高效實現了貨物裝機作業。
高質量推進航空樞紐建設
目前,盧森堡貨航在亞洲共設19個站點,其中鄭州航線網絡覆蓋8個站點。亞太市場成為盧森堡貨航的重要業務增長點。得益于盧森堡貨航的定期貨運航班密集有保障,同時鄭州機場所在交通網覆蓋廣、通關便利,貨物從國內集散到鄭州,再通過盧森堡貨航運輸至歐洲國家進行清關,基本可在三天內完成。
“鄭州已實現航空口岸運輸工具申報、艙單傳輸、數據變更、放行指令全鏈條電子化,通過二維碼和智能關鎖的應用實現卡口‘秒通過’。”鄭州機場海關相關負責人說,為提高集疏效率,鄭州機場海關設立了“一站式服務專窗”,提供“7×24小時”通關服務,針對芯片、集成電路、精密儀器等高附加值真空包裝貨物采取機檢為主的非侵入式查驗模式。
近年來,河南機場集團以“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為核心,高質量推進鄭州航空樞紐建設,鄭州機場年貨郵吞吐量最高突破70萬噸,穩居全國第6位,躋身全球貨運機場40強。目前,鄭州機場逐步培育形成了網絡覆蓋性、通關便利性、設施完備性、保障高效性、集疏運便捷性五大核心競爭優勢。越來越多的超長超重貨物通過鄭州機場數十條國際航空貨運網絡快速空運世界各地,服務于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真正讓“空中絲綢之路”惠及全球,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做出貢獻。
本報記者 張倩 通訊員 楊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