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廣東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之一,現代輕工紡織業總量規模較大,產業發展基礎較好,在珠三角核心區、東西兩翼形成了一批特色產業集群,日用金屬制品、服裝、家具等產品競爭力明顯增強,越來越受到各方消費者的青睞。
(資料圖)
當前,廣東以“制造業當家”謀劃高質量發展,不僅對企業的創新能力提出要求,企業生產模式、運營方式、成本控制等領域數字轉型的緊迫性也隨之增加。
在傳統行業乘勢而為,紛紛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同時,國家延續和優化實施部分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包括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廣東稅務部門相繼推出稅收支持高質量發展16條措施、“春雨潤苗”專項行動等服務舉措,有力推動廣東現代輕工紡織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
稅惠添助力
解鎖金屬“智造”密碼
世界刀剪看中國,中國刀剪看陽江。被譽為“中國刀剪之都”的陽江位于廣東省西南部,該市五金刀剪企業產品種類繁多,已經形成我國最大的刀剪產業集群,年產量約占全國70%,出口量約占全國85%。
近年來,隨著“國家(餐廚用品)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深入推進,本地刀剪企業也紛紛順勢轉型,借著品牌集聚和產業優勢,向“鏈”上延伸,向“智”轉型,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陽江十八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十八子集團”)就是其中的代表。
“通過對關鍵技術的不斷攻關,從原材料到最終成品,我們在制刀的全產業鏈上實現了自主可控。”十八子集團科研負責人介紹。在企業智慧創新的道路上,少不了稅收政策的保駕護航。據了解,近幾年,陽江十八子刀剪制品有限公司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款超1600萬元。他們將減稅資金全部投入到技術研發中,進一步增強了數字化轉型的實力。“制造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肯定要進行數字化轉型,只有數字化轉型才能提升整個生產效率。”十八子集團總經理李積回表示,未來公司將借助國家通過減稅降費為民營企業發展賦能添力這一“東風”,持續深耕五金刀剪行業“智造”領域,努力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
在云浮,廣東凌豐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同樣依托數字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該企業深耕“工業互聯網+先進制造”,擁有多家智能化、專業化生產廠及配套工廠,新成分廠更是將自動化生產線發展到9條,配置機器人(機械臂)1300多臺,并建成生產管控的中控平臺,實現全廠500多臺主要生產設備的互聯互通。與此同時,企業通過構建凌豐工業互聯網平臺,逐步提升企業整體數字化水平,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優化。
該企業財務總監陳潔如表示,近年來,科研創新力度不斷加大,企業運營面臨著較大壓力,幸虧有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的支持,2022年,企業僅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就減免超過了5200萬元,把省下來的資金第一時間投入到機器視覺、智能物流等數字化改造項目中,“研發-優惠-再研發”的良性循環正逐漸形成。
春風送暖意
紡織服裝邁向數字化
粵東商賈名城揭陽普寧,是遠近聞名的“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其紡織服裝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現已發展成為一個能容納4000多家企業、超過40萬從業人員的千億產業集群。
近年來,當地稅務部門緊扣紡織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以“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為抓手,建立“一企一策”服務機制,快速響應企業涉稅需求,幫助企業解決涉稅難題,確保各類紓困惠企措施直達市場主體,助推產業升級轉型。
走進位于普寧市流沙鎮東埔服裝工業園內的廣東創時尚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一整套自動化生產設備正在高速運轉。智能流水線上,工人只需坐在工位上,裁剪好的布料便會由生產設備傳送至跟前,協助完成開袖、打鈕、拉下腳等作業,使總體工作效率提高了35%以上。
“我們擁有一條先進的自動化服裝生產線,目前已初步實現生產全程數據化監控。”該企業財務總監鄭先生介紹道,稅務部門為幫助企業順利搭上數字化轉型“快車”,以“一對一”助企服務機制提供個性化、專業化、便利化的專項服務,輔導企業享受各類稅費優惠政策,用足用好相關政策。
位于汕頭市的廣東安之伴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之伴”)是一家專注于功能性家居服的高新技術企業,近幾年受疫情及國際環境的影響,再加上原材料及運費上漲,安之伴面臨著生產和資金多方面壓力。
了解到情況后,稅務部門迅速安排業務骨干對該企業進行輔導,幫助企業快速高效享受國家出臺的稅費優惠政策,緩解資金壓力。“在稅務干部的輔導下,我們享受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以及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稅費等優惠。這些資金就好比‘免息貸款’,幫助我們挺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回憶起當時的情形,安之伴董事長翁羅叁感慨萬千。他表示,有了稅務部門的“春風”支持,在新的發展階段,企業將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企業和品牌繼續向年輕化、高端化、時尚化發展。
位于廣東潮州的制衣企業廣東名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名瑞”)對“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同樣感受深刻。和其他制衣企業不一樣的是,名瑞將以潮繡為代表的傳統工藝融入產品設計中,采用釘金墊浮、金銀線混合繡等潮繡刺繡獨有的技法,制作出來的成衣活靈活現,產品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歐美市場。
近年來,受婚紗禮服產業萎縮影響,接到的訂單存在小批量、款式多、工藝難度大等情況,名瑞訂單大幅減少。
然而一次輔導、一次交談讓經營困境有了轉機。“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出臺后,稅務部門很快就上門為我們輔導稅費緩繳、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超500萬元的優惠盤活了企業的現金流,切實解決了企業資金周轉的燃眉之急。”名瑞副總經理李鏗說。
有了政策助力,李鏗信心十足:“我們下定決心搶抓時代風口,從全產業鏈、平臺搭建、現代營銷、品牌打造等方面精準發力,讓潮繡工藝在‘守’與‘變’之間煥發出新的活力,打造潮州婚紗禮服的獨特標簽。”
紅利提前享
家具智能化生產迎來突破
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下,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是家具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傳統家具行業的“頭部”企業,正以數字化、智能化生產基地的布局,開啟從制造邁向“智”造的新征程。
在“中國辦公家具重鎮”“中國紅木產業之都”中山,國家級產業基地集聚,2022年美居產業集群產值達900億元,如今正在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面發力。
創立于2004年3月廣東華盛家具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盛家具”)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商用工程類家具企業。該企業早在10年前便“嗅”到市場需求的變動,為生產線的智能化數字化轉型謀劃準備,并在2015年開始推行生產線、產品體系的研發創新。
華盛家具董事長姚永紅表示:“華盛家具累計已投入超1億元開展技術研發,每年的研發投入都占到營收的3%左右。順應美居產業集群艦隊的發展需要,預計今年還要多投入1%左右,加快集團整體的研發進程。”姚永紅如是說。
華盛家具大刀闊斧投入研發的背后,有各項優惠政策“真金白銀”的動力注入。姚永紅介紹,企業認定高新技術企業以來,補貼支持、稅收優惠政策應享盡享。公司在2020-2022年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減免達6775萬元。
為更好地支持企業創新發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近日印發關于優化預繳申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有關事項的公告,明確自2023年起,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在每年7月申報期申報享受上半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優惠。
“粗略估算,今年我們研發費用投入預計達4600萬元,相比舊政策,新政策讓我們在7月提前3個月享受1000多萬元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姚永紅表示,優惠提前享,為企業注入更多流動資金,創新的底氣也就更足了。
在肇慶,家具制造產業也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近年更是發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以實木家具、板式家具、竹木家具等領域為核心的產業發展體系。以生產板式家具為主的肇慶市現代筑美家居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現代筑美”),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意識到智能家居的重要性并提前布局。
“企業的技術更新離不開資金的保障,稅收優惠帶給了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底氣,僅去年一年企業就享受了研發費加計扣除額達億元,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1681萬元。”現代筑美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正處在行業激變的歷史拐點中,面對當前市場的發展形勢,公司對外將持續加快外單市場開拓,對內將擴展降本領域,通過組織瘦身,優化流程,持續開源節流,降本增效。
“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政策紅利提前享為戰略性產業發展贏得先機。”廣東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快享,稅務部門將進一步發揮稅收大數據作用,推動實現政策的“精準識別—個性推送”,并依托云端平臺開展個性化、定制化宣傳輔導,實現“政策上門”和“政策找人”,幫助政策紅利快速精準落袋。
(文章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