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金徽股份(603132.SH)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公告顯示,公司共實現營收12.39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歸母凈利潤創歷史新高達4.70億元,同比增長1.52%。2022年,公司積極開展各項經營工作,堅持科技創新,在加大資源量勘探力度的同時,加快推進智慧型綠色礦山建設,全年實現穩健經營,且資本結構持續優化,為后續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此外,金徽股份還注重與股東分享經營成果,已于2022年實施兩次利潤分配,合計派發現金紅利5.24億元(含稅),占2022年歸母凈利潤的111.55%。此外,公司在披露首份年報的同時,同步發布ESG報告,成為為數不多的上市首年即披露ESG報告的企業。
資源稟賦優勢日益凸顯
(資料圖)
邁出產業鏈延伸關鍵一步
金徽股份是集鉛、鋅、銀等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礦業公司,主要產品為鋅精礦、鉛精礦(含銀),目前公司擁有三宗采礦權,年綜合生產能力達168萬噸。
2022年以來,金徽股份已順利完成郭家溝鉛鋅礦區南礦帶東部、北礦帶中部可采礦體生產勘探工作。去年年末,其郭家溝礦區保有資源儲量礦石量5836.80萬噸、鋅金屬量180.83 萬噸、鉛金屬量52.95萬噸、銀金屬量951.34噸,合計形成150萬噸/年的礦石采選能力,可供開采超25年,資源稟賦優勢甚為突出。
年報顯示,為增強自身發展動力,2022年12月公司以1.55億元收購謝家溝礦業85%股權。據公司透露,該礦區品位和儲量均十分出眾,而本次收購是公司礦產資源產業鏈延伸邁出的關鍵一步,將為后續開拓優勢鉛鋅資源和長期穩定發展打下基礎。
科研創新助推數智化建設
員工持股計劃彰顯發展雄心
金徽股份始終高度重視研發創新工作,2022年針對地質、采礦、選礦、機電設備、安全環保等各環節的研發投入合計達0.43億元。同時公司注重技術人才儲備,截至報告期末,研發人員104人,占總人數比重超10%。技術賦能下,金徽股份更將智能化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公司以打造全國一流綠色礦山、智能化礦山為目標,不斷推進智能化與數字化建設,并落地智能化礦山管控平臺的建設,實現智能礦山跨越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為建立和健全公司長效激勵約束機制、激發內部成長動力,吸收優秀人才并提高員工積極性,金徽股份于2022年7月推行一期員工持股計劃,截至今年2月,該持股計劃已執行完畢。據悉,公司實控人李明先生為本次參與持股計劃的員工提供兜底保證,確保員工持股計劃年化收益不低于15%,目前在A股市場中為最高水平。市場人士分析指出,該持股計劃充分彰顯實控人對公司內在價值和成長潛力的堅定信心,更向市場與投資者傳遞了積極“信號”。
上市首年即發布ESG報告
打造綠色礦山著眼可持續發展
眼下,在“雙碳”政策指引下,礦企在發展壯大的同時,如何更好推進綠色轉型升級、打造綠色礦山已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金徽股份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礦業發展全過程,并于上市首年就發布了ESG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公司在生產經營中持續降低對環境擾動,實現廢水零排放、廢氣達標排放,并通過能源使用監測、節能降耗,強化能源使用管理,充分提升能源利用率,實現資源可持續開發。
在環保投入方面,2022年公司加大對環保設施設備與廠區綠化等方面的投入,共計投入4263.92萬元,同比增超90%,進一步提升環保治理能力。在安全投入方面,共投入8714.15萬元,同比增長11.02%,有效筑牢安全生產防線。另外,在選礦階段,通過選廠原礦堆場開展裝置改進,公司顯著降低機械耗油量,節油率達35.71%,而開展二級輸送泵優化改進,每年節約備件材料費和電耗分別為86.95%和12.93%。而依托自主技術,公司鋅、鉛、銀綜合回收率均高于綠色礦山標準,處于國內先進水平,且2022年鋅、鉛、銀選礦回收率分別達95.56%、89.97%、85.21%。可見,公司堅持邊開發、邊治理,真正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生產經營始終,開辟了一條礦山生產建設與生態環保相融合的綠色礦業發展之路。
此外,ESG報告中,公司還根據自身業務特性,識別出對業務及利益相關方有實質性影響的可持續發展議題,以此來不斷完善公司未來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重心與方向。
公司表示,2023年將堅持以發展綠色礦山為核心理念,進一步拓展有色金屬資源儲量,關注并購機遇擴大資源鏈,并加大科研創新力度,向打造世界一流生態型、環保型、安全型、智能化綠色礦山奮楫前行。